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2017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搭建交流平台
时下,无论是期货行业大会还是产业大会,哪怕仅是小型的沙龙,期现融合的话题都会成为实体企业聚焦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加入了“期现结合”的方阵,实体企业在参会人群中的比重也一直在提升。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是当下实体企业必然的选择。这也是越来越多产业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期现货行业会议的深层原因之一。
“近几年,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加强,判断其价格,企业不能只局限于行业区域供需,必须要放眼金融市场,这对期货团队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盛虹斯尔邦石化期现主管张海源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不仅是期货执行团队,也包括期货决策团队和管理团队,要想发挥期货的作用,必须从上至下对期货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包括套期保值的理念、决策程序的执行,风险的控制等。
据记者了解,2017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不仅邀请了纺织、糖、甲醇等行业组织,还汇聚了包括大型国有企业、重要民营企业、众多上市公司等在内的各类实体企业,是一次实体企业与期货行业碰撞交流的大聚会,参会者得到的信息将会是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
目前,各行业参与期货的热情度虽然很高,但是能够真正用好期货工具的企业数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因此,2017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也将推介一批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好模式”。
在江苏伟天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无论是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企业能否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率的执行,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的思维创新。“企业要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样才能针对市场波动,迅速、科学决策。企业要学会算大账不算小账,不搞两本账,期货和现货统筹安排。”
对此,被采访的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正是各类现货企业认识、学习期货市场,提升期货操作能力的重要机会。
不可否认,受益于期货市场快速的成长和各种会议价值信息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都比较注重参与到期现融合中,操作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工业品不同的是,部分农产品场内期权的上市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更好服务“三农”的“保险+期货”业务通过两年的试点推广,已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随着期权的加入,“保险+期权”的新模式也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热点,不少企业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到行业盛会中,进一步探索和学习这种升级版的新路径。此话题也是本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的一热点。
在实体企业的眼中,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不仅是一次交流的盛会,也是一个学习的大会。谈及去年参会的感受,部分实体企业表示,论坛上证监会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发言,对期货市场发展、未来经济趋势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使他们受益匪浅,也为企业的期现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通过这个平台,实体企业之间还可以相互取经,扬长补短。
对于本届论坛,实体企业都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期货市场发展迎来新的契机。相关期货品种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参与,加快推动“国际化”的进程,大幅提升服务实体企业的质量。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