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福生科、中国神华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IPO核查风暴之后,证监会又将重拳砸向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证监会日前宣布对*ST贤成(600381)2011年的再融资欺诈发行立案调查。这也是近年来证监会第一次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欺诈发行行为立案调查。
首例再融资造假案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贤成矿业在早前的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申请过程中,涉嫌报送虚假发行申请文件、骗取发行核准。其行为违反《证券法》第193条第2款及第189条的规定。今年4月8日,证监会对其正式立案。
资料显示,2009年4月30日,贤成矿业再融资事项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上市公司拟向控股股东西宁市国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张邻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相关矿业公司股权。2011年1月7日,贤成矿业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收购标的资产作价5.01亿元。
据了解,非公开发行购买注入的资产为创新矿业,但这部分资产曾被质疑生产原料存在巨大缺口,且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因此,*ST贤成上述资本运作被市场诟病先天运力不足、矿产资源匮乏以及缺乏批量生产条件。
重拳打向再融资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年来证监会第一次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欺诈发行行为立案调查。
“无论IPO或再融资过程中的欺诈发行类案件,本质上都是‘造假’行为,这种行为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诚信基础,给投资者造成了极大伤害,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违法性质非常恶劣。”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
该发言人同时还表示,今后证监会将进一步履行“两维护、一促进”的核心职责,持续加大对发行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不真实披露、中介机构不履职尽责的问责力度,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行为,更有力地保护好投资者的权益。
寄希望公正资本市场
实际上,发行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均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中介机构尽职履责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上市公司诚实守信、真实披露、忠实对投资者负责,中介机构保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才有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才有实现的基础。
银泰证券投顾路巍认为,从掀起IPO自查打假风暴到对造假IPO立案调查,如今又延伸到上市公司再融资领域查处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上述动作都表明证监会正在逐渐加强执法力度,使监管的职责触及资本市场每个角落。并用行动告知所有投资者,只有上市公司诚实守信、真实披露、忠实对投资者负责,中介机构保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才有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才有实现的基础。记者 孙哲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