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安徽安庆今年早稻生产形势分析

2013-07-30 10:57:05   来源:   作者:

1、现状: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平

据抽样调查,安徽省安庆市早稻播种面积预计在135万亩左右,比上年减少5.73万亩,减4.07%。据分析,在减少的5.73万亩的早稻中,“双改单”面积至少有4万亩左右。我市早稻育秧从3月25日开始播种,到4月18日结束,历时20余天,与往年相比,播种期提前了2-3天。由于主要育秧方式有常规水育秧、旱育秧和工厂化育秧,确保了在低温阴雨情况下少烂种、少烂秧,少发生病害,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我市早稻栽插期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主要有人工栽插、抛秧、工厂化育秧机插等方式。预计单产380-400公斤,比去年增产5%左右,总产在50万吨以上,与去年持平。收获期在7月中旬,7月25收获基本结束。

2、天气:有利也有弊,利大于弊

由于4月20日遭遇低温,当时正值早稻移栽前,许多秧苗叶片发黄,移栽推迟,而后气温一直较高,尤其是6月17、18日最高气温达到34-35℃,气温上升较快,对早稻有一定影响,因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阶段,如管理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减少颖花数和结实率。如果此时灌深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及时预防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那么,穗粒数和结实率应该没有多大减少。根据望江、枞阳、桐城市近两年水稻苗情监测数据比较分析,今年早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均比去年推迟2-3天,拔节期以前叶龄均比去年少0.2-0.3叶,而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叶龄均比去年多0.5-0.6叶。预计今年早稻成熟期比去年略迟,而产量略高。

3、成本:成本增加、效益不高

今年的双季稻生产成本比上年又有一定增加,其中人工生产成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整地费、种植费增加较大。如去年一季早稻或者晚稻的整地费需要70-80元,如果是规模种植大户有的只需要60元以下,今年则上涨到80-100元,就是种植大户也需要80元以上。大户的土地承包租金也在上涨,今年承包水利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租金都在400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0元。一般较去年上涨5-8%。另外,土地的水利条件较差、不能实行机械化种植的,则基本不种植,因此,在少数地方,土地抛荒现象有所抬头。今年安庆市农资市场各类农资价格除个别产品价格略有波动外,其他农资与去年持平略增。18%杀虫双800g涨6.06%;碳酸氢铵(17.1%)、普钙(12%)分别涨2.63%、3.17%,尿素(含量46.4%)下降2.22%;国产复合肥价格略有下降,降幅在5%;尿素、磷肥价格没有变化,比如尿素去年进价每包91-92元,今年也是92元左右;钾肥特别是进口钾肥涨幅在5%以上。农业机械价格与去年持平。如怀宁县黄墩镇农技站仅水稻品种就有十个。据部分农技站介绍,水稻品种基本稳定,只有早杂价格有所上涨;其他品种与去年基本相同。但是杂交籼稻种子的销售出现近几年来少有的低潮,农民对杂交籼稻积极性大不如以前,部分地区的太湖糯种植面积在增加,粳稻种植面积也在种植大户家增加,这也是今年早稻面积减少原因之一。

4、做法 :领导重视,技术到位

一是农业部门及早发布水稻推荐品种。为改变品种多、乱、杂状况,安庆市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专家推荐组,在春季农业生产开始之前就向农民发布农业投入品推荐信息,引导农民种植适宜品种,避免品种选择不当导致减产、减收。早在2月中旬,市农业投入品专家组根据2012年度品种展示结果和国家有关政策,向农民推荐了适宜种植的早稻品种。如株两优819、T优15、湘早籼24、八两优96、早籼65等。

二是各级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鼓励大户种植水稻。如望江县和桐城市。桐城市对实施国家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农户,实行免费供应优质良种,赠送优质化肥,调动了大户种植双季稻积极性。望江县的鸦滩镇对于农户种植双季稻,每亩补贴200元,高士镇、凉泉乡等,对于农户种植双季稻的每亩也给予100-200元不等的补贴。今年我市大户种植早稻达5万亩以上,仅桐城市的种植大户早稻种植面积就有2万亩左右。

三是实施防虫治病保水稻栽培新理念。据植保部门4月下旬调查,一般麦田灰飞虱每亩虫口基数为0.13~1.4万头,杂草每亩基数为0.03~1.7万头。田间及周边环境有足量的发生基数。我市的桐城、枞阳、潜山县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病毒带毒率分别为1-5%。为此,提出以防治灰飞虱来控制水稻的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害的发生。大田每百丛有带毒虫15~30头时就应防治,如果成、若虫并存,且成虫比例高,指标从严掌握。要在灰飞虱二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亩用有效成分烯啶虫胺3-4克或吡蚜酮6克。

四是示范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据统计,今年我市建成水稻集中育秧工厂24个,加上去年建立的16个,共计达到了40个。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0.03万亩,占早稻育秧秧田面积的0.2%,每亩秧田移栽大田面积90-100亩,移栽大田2.82万亩, 占早稻大田面积的2%。同时配套推广了旱育保姆育秧抛栽或移栽、盘育机械化插秧等实用技术。确保了在低温阴雨情况下少烂种、少烂秧,少发生病害,秧苗素质明显提高。集中育秧秧田面积占早稻育秧秧田面积的0.095%,折合大田面积占18.4%。集中育秧面积比上年增加了8倍。

5、问题 :形势不容乐观,面积有可能继续下滑

在早稻生产形势上,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逐渐减少,80后、90后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逐渐变老,无法再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种田只是为了口粮,所以能少种的就少种的,原来种植双季稻变为现在单季稻。二是实行规模种植,一季稻面积增加,双季稻面积减少。大户种植从经济和用工角度考虑,种植双季稻用工成本大,且双抢期间劳动力难找;种植一稻一麦,用工成本减少,且种植小麦机械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补贴也不少,导致一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双季稻面积在减少。三是种植成本增加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农资价格、人员工资、农田耕作价格逐年上涨,种植成本增加,农民转而进行单季稻生产。四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灾害频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今年早稻生产技术上也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农户实行早稻直播,而今年生育期有一定延长,导致晚稻播栽期后延,使晚稻的生产风险较大。二是晚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早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农户已掌握,晚稻机插秧技术在我市没有进行实践,农户还没有掌握,对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产生阻碍,大户难以大面积种植双季稻。三是我市进入了梅雨季节,雨水增多,有可能产生洪涝灾害,影响早稻病虫害的发生甚至造成早稻减产减收;目前到7月份温度逐渐升高,而早稻正在灌浆结实,在高温时有可能造成结实率下降,导致早稻产量受到影响。

6、建议 :加大投入,提高效益

对于今后稳定发展双季稻生产,一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田基本设施;二是建立防灾抗灾基金和机制,避免大灾之年出灾荒。三是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尤其是机育、插秧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四是选育双季早稻的优良品种,改良早稻米质、增加早稻的适口性。

 
责任编辑: 期货日报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