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节,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由于商业金融的逐利性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短缺问题广泛存在。
作为传统产业,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弱质产业。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接近100万亿,世界粮食需求总量将从目前的25亿吨左右,增加大约1倍。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需求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现代农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增加农业资本积累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可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强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支撑。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瓶颈。从整体上来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节,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长期的顽疾。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是弱质型产业,其社会效益很高但经济效益很低,商业金融的逐利性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短缺问题广泛存在。
农村金融供给较薄弱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网点大量减少,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其资金实力弱、基础差。农业发展银行作用也十分有限,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地区,其覆盖面过于狭小。
民间金融虽然在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利率高和缺少法律保护,增加了农民利 率负担,也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风险。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长期缺失。
近几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增长迅速,但是,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非常少、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简单,服务手段少。
此外,农村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导致抵押贷款难。在农村,土地多是农村集体所有,加上土地流转的配套制度缺乏,导致土地流转难。农民用土地抵押贷款,一旦农户不能偿还贷款,金融机构便难以收回土地抵押物,这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保险依然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落后,能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优良品种少。农民对农业保险产品也缺乏认识,业务难以开展。政府在防范农业风险方面投入的资金少,开办农业保险的仅有人保财险、中 华联合财险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此外,农业保险公司覆盖的地域也较为狭窄,很多边远地区根本没有农业保险公司。
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仍然突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对资金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但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营利性,在面对弱质的农业时,缺乏资金供给的动力,使得现有的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日益短缺,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入城市。
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财政补贴,但是由于农村贷款交易成本高,很多金融组织和机构为了回避风险,提高资金收益,没有动力持续投资农村,致使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与农村本身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共同存在。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