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称,考虑到2012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期推迟,秋粮上市以来雨雪频繁,玉米水分普遍偏高,受市场需求不旺和近期出现的禽流感疫情等因素影响,目前农民手中仍有部分玉米待售。根据目前玉米收购进展情况,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将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截至期由2013年4月30日延长至2013年5月31日。通知要求,各地要引导农民适时出售手中余粮。指导地方储备企业增加收购,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充分利用社会仓储和烘干能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防止农民集中售粮出现卖难。
此消息的利多影响上周末已有所显现,贸易商恐慌心理减轻,重拾收购信心,对产地粮价也有一定支撑。但受制于仓储等因素,后续收储能力也有限。鉴于国内玉米整体供应充裕而下游需求不见好转,短期涨势难以持久。
政策效应提振 港口价格略涨
自临储收购延期消息传出以后,产区和港口均受到提振,其中北方港口率先启动。周末至今北方港口贸易商收购玉米价格呈现稳中偏强运行,目前锦州港口收购玉米主流价格区间在2260-2280元/吨,较前期上涨10元/吨,虽然价格涨幅不大,但目前对港口整体信心带来支撑。港口自然干粮比例较大,参考去年同期,上量还将持续半月有余,预计港口价格短期内将维持平稳。广东港口目前库存水品仍维持高位,饲料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广东港日走货量加大,贸易商优质玉米报价2380-2410,价格小幅上涨5-10元/吨。但受到需求偏弱制约,近期销售价格上涨动能乏力,同时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库存仍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内出货压力仍然存在。
东北农户忙于春耕 售粮进度偏慢
五一之后,东北春播工作虽然受到天气等因素被动推迟,但农户目前仍然集中于备耕工作,无暇售粮。黑龙江地区潮粮供应偏紧,部分深加工转向采购烘干玉米,5月2日部分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上调,预计与当地余粮捉襟见肘局面有关。除此之外大部分市场价格运行稳定。目前东北地区农户余粮数量仍然高于往年,目前农户售粮进度黑龙江90%,吉林70%,辽宁80%,内蒙75%,较去年同期偏慢5%左右。在今年投入成本增加的基础上,农户对今年玉米价格抱有较高预期。
国家对玉米市场控制力不断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2012/13年度玉米产量为20810万吨,商品量14567万吨。截至2013年4月25日,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新玉米10255.8万吨,另据统计,截至4月25日,中储粮在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量2477万吨,约占各类粮企收购总量的24%。从当前的临储收购进度来看,预计在结束前将达到3000-3500万吨左右,在本年度小麦替代预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大量粮源流入临储,市场可供流通玉米或越发紧张。下半年政策性拍卖将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国储拍卖的时间与节奏仍值得市场密切关注。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为17725万吨,商品量12085万吨。截至2011年4月30日,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新玉米8947.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931万吨,约占收购总量的32.8%。2011/12年度玉米产量为19278万吨,商品量13520万吨。截至2012年4月30日,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新玉米770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899.6万吨,约占收购总量的24.7%。从企业收购情况来看,近三年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约占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30%左右。国有粮食企业大量收购掌握粮源,对市场控制力度不断加强。
目前东北产区农户忙于备耕工作,售粮意愿明显减弱,受临储延期等影响,优质粮源紧俏,价格将稳步上调;华北产区余粮销售基本接近尾声,部分地区已没有余粮,预计华北价格继续下挫空间有限。消费方面,深加工整体疲弱态势持续,但养殖业疫情影响有所缓解,后期若疫情整体消退,饲用消费需求恢复,将对玉米价格后市走势形成明显提振。近期玉米价格将呈现稳中趋强的态势,局部有震荡可能,后期继续关注国家临储收购进度、产区春播及禽流感疫情等情况。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