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国内玉米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有时甚至出现抢粮局面,不少农民改种玉米。但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玉米丰收,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后价格持续走低,而且购销不旺。今年开春以来,东北多地都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
很多种粮大户由于年前玉米价格一直较低,很多人想等到年后价格高点再卖,现实却是市场上玉米价格越等越低。开春了,往年早该卖出去的玉米仍然堆在房子和院子里。
在面对气温升高,玉米霉病的风险下,很多企业收购意愿不高,在玉米价格一再下滑的情况下,国家启动了临储收购,但不少农民很难享受到国家临储收购的实惠,粮贩子趁机压级压价,玉米的销售价格掉到了1.3元/公斤左右。
价格下降的同时则是成本的持续上升,据调查数据显示,玉米种植成本同比上涨增长约为16%,每吨收益却比上年减少165元。
玉米价格的急跌导致部分地区玉米价格跌破临储托市价。对此,中储粮表示将加大在东北地区的收储力度;随后,东北各地临储相继展开敞开性的收购。
有分析人士对此认为,临储收购已经导致粮价企稳,价格下跌空间已经有限。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临储收购东北粮源对市场有一定支撑,但就目前东北产区购销情况而言,短期内粮价走势依旧不容乐观。分析师刘石表示,托市收购有一定的指标,一旦指标完成,农民手中的很多粮食就由小商小贩来解决了,他们就会压价。
这几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粮食价格上行的时候,农民不着急,甚至会有惜售的情况,以期待在更高的价格出手,相反,当粮食价格有回调预期的时候,农民就会急于售粮,出现一窝蜂的拥挤现象。
粮食市场逐渐放开,在农民与收购方的价格博弈过程中,农民应该补上“市场”这一课,学会科学选择卖粮时机,首先心里应该有个合理的预期价格,事先算好账,每亩地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什么样的价格就能赚到百分之多少,一旦到达自己的心理价格了,就可以果断出手。不必跟风,不必一味比较去年前年的高价,因为粮食也是商品,价格必然有波动。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