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议纪要尽管冗长晦涩、句法单调,但仍具备左右市场的能力。上周,有消息称美联储(Fed)正在考虑相关选择,以抵消可能出台的放缓资产购买行动的影响,股市应声大跌。投资者将这一试探性讨论视为“逐步缩减量化宽松(QE)”已迫在眉睫的信号。人们担心,超低利率时代可能很快就将结束。
与往常一样,市场这次几乎肯定是反应过头了。上周,美国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US Senate banking committee)批准提名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为新任美联储主席,她的候任资格预计将在年底前获得参议院的最终批准。耶伦已多次声称,美国经济仍太过脆弱,因此美联储不宜退出刺激计划。总之,美联储已承诺在失业率降至6.5%之前(10月份的数据为7.3%),将政策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现在距美联储开始关闭货币闸门还有一些时日。
美联储很可能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刺激的构成可能发生改变。一种选择是,在放缓量化宽松的同时,将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25%下调至更低水平。从经济角度看,此举应该不会与量化宽松有太大区别。但从政治角度看,此举可能比量化宽松更得人心,因为一些共和党人士将量化宽松视为鲁莽的印钞行为。
不过,调整货币政策构成的风险可比听上去要大。自美联储今春首次提出“逐步缩减量化宽松”的想法后,市场便已认定它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夏天,美国抵押贷款利率飙升,企业和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美联储必须小心翼翼地向市场解释,调整货币战略并不等同于紧缩。为了避免新一轮市场恐慌,它必须这样做。
即便如此,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央行也应做好准备,迎接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假如美国市场利率走高,英国央行(BoE)和欧洲央行(ECB)或将难以抑制本土债券收益率的攀升。必要时,它们必须做好进一步“部署火力”的准备。
今夏遭遇严重抛售潮的新兴市场显得尤为脆弱。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等货币当局已经上调了利率,令市场增强了对当地货币的信心。但各国政府应当采取更多行动,遏制财政支出过度的局面。缩小外部赤字是防范外国投资者反复无常情绪的最佳方法。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