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分析人士:四季度经济放缓趋势难改
依据PMI数据,再结合发电量、粗钢等主要工业品近期的产量数据,11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出现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昨日,汇丰银行公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0.8,与上月50.9几乎持平,为8个月以来的次高记录。此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中国制造业PMI为51.4%,与上月持平。汇丰和官方中国制造业PMI趋势相同,表明我国制造业在四季度走势稳健。
受此提振,周一国内期市整体表现偏强,工业品期货近全线上涨,螺纹钢、天然橡胶延续上周五的涨势。不过,有分析人士预计,中国制造业PMI继续走高的空间有限,四季度中国经济或略有放缓,工业品期货近期仍存回落风险。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和10月基本持平,主要反映了内需拉动下新订单和产出指数月末有所改善,但需求偏弱、企业补库存活动迟缓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可能面临下行风险。
从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看,11月份,新订单指数升至51.7,创8个月高位;产出指数升至52.2,同样是8个月新高。不过,新出口订单指数从51.3回落至50.3,就业指数再次跌回收缩区间。
“11月,无论是官方还是汇丰的中国制造业PMI均表现稳定,但这无法改变四季度经济放缓的趋势。”中期研究院宏观策略分析师李莉认为,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已经展现出我国需求放缓、就业收缩及补库存结束的状态,再结合发电量、粗钢等主要工业品近期的产量数据,11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出现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在李莉看来,拉动10月经济增长的制造业反弹,主要源于产能严重过剩(如煤炭、黑色金属等)产业投资的回升,这无疑会为今后经济发展埋下更大隐患。
在这种背景下,格林大华期货研发培训中心高级总监李永民预计,大宗商品期货走势短期可能会呈现“农强工弱”特征。“以豆粕、豆油、菜油为代表的农产品具有消费刚性特征,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短期内支撑力度较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投资需求减少影响,仍面临较大的现货过剩压力,近期上涨空间有限;化工板块则在国际原油价格支撑下,下跌空间有限;股指期货虽属于强周期品种,但随着国内证券市场改革力度的加大和透明度的提高,多头力量逐步得到聚集,今后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李永民分析说。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