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食用油降价潮探因:禁三公成诱因

2013-05-10 10:38:01   来源:   作者:

 

近期,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益海嘉里宣布,受原料价格回落影响,旗下金龙鱼调和油及大豆油分别降价8%、15%。同时,另一食用油巨头福临门也公布,旗下调和油、大豆油5月份降价,降幅约为16%。值得玩味的是,本次降价是国内食用油自2010年进入上涨通道以来的首次大幅度降价。
  
  据了解,从2010年以来,食用油一直喊“涨”,比如2010年10月,金龙鱼及福临门涨价在5%—10%。2011年8月,金龙鱼及福临门系列油品又提价5%至10%。食用油上一次价格调整在去年7月,花生油领衔涨价,全年也一直以花生油涨价为主调。
  
  虽然在食用油企纷纷上调价格之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在采取行动。2010年11月左右,国家发改委对食用油企发出了“限价令”。但在“继续限价企业就会死掉”的氛围之下,食用油企业们突破政策阻碍,食用油价格进入上涨通道。
  
  然而,此时已是彼一时。当下的食用油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已出现全面下滑。
  
  据商务部监测显示,4月22日至28日国内豆油、花生油和菜子油价格整体回落,比前一周分别下降0.2%、0.1%和0.1%。在上海,金龙鱼、福临门等多个品牌的食用油近期纷纷降价,幅度达15%左右,沪上一些大卖场的食用油零售价格已陆续下调。
  
  而5月7日,正在山东济南一家银座超市购买食用油的姜珊珊称,这几天大豆油、调和油等不少食用油价格都出现了下跌,比如她家一直用的5L装金龙鱼维A营养大豆油价格从原来的62元/桶下调至现在的53.7元/桶。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食用油价格出现一波降价行情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但探知此次油价下降的缘由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供应的安全尤为迫切与重要。笔者梳理各大主流媒体对于本次食用油价格下调的报道发现,原材料价格下滑和当下食用油市场消费低迷是导致油价下调的两个主要因素。
  
  不得不说的国际大豆
  
  1995年至今,中国国产大豆市场不断被蚕食。中国事实上已经从大豆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变为第一进口大国。无豆自然无油,产业链下游的食用油已经严重依赖进口,依存度超过60%以上。更加值得玩味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在定价权上声音越来越微弱。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情况可以得知,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下滑之势,而作为大豆的主产省,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也未能幸免。非但如此,辽宁、吉林等省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也都有所下滑,而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大量油脂加工企业陷入无“豆”下锅的窘境。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大豆的数来却在陡然增加。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5年1-9月,大豆进口数量为1953万吨;而至2011年同期,大豆进口数量则涨至3771万吨。6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90%。在这6年间,虽然大豆进口数量及金额略有波动,但总体大幅上涨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中国强大的刚性需求,进口大豆的价格也呈现“涨声一片”的态势。然而,中国进口大豆原料价格从去年10月开始大幅下降,港口CNF价格从650美元/吨跌至近期550美元/吨,跌幅达15%。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发布的《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显示,3月底沿海地区一级豆油报价集中于7800-7900元/吨,较2月底下降600-700元/吨。此外,24度棕榈油价格较2月底下跌400-500元/吨,菜籽油价格较2月底也普遍下跌200-300元/吨。
  
  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下挫,带动了中国国内以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价格下调,也将对拉低食用油整体价格产生影响。此外,鉴于南美地区大豆丰产的压
  
  禁止“三公”导致消费低迷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倡导节俭风、抑制吃喝风,减少了食用油需求。“过去的食用油消费里有1/3都在酒店餐桌上,其中仅有1/3被真正消费了,剩下的都被浪费了。”如今有“八项规定”控制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用油消费需求,使得价格趋于理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认为,去年四季度植物油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虽然今年一季度植物油进口量环比下降,但由于春节过后植物油消费需求处于淡季,贸易商采购观望心理较强,导致国内植物油库存居高不下,对价格形成打压。
  
  而根据弘业期货数据,国家储备库存方面,国家储备与商业库存折油800万-900万吨,若2400万吨油脂即可满足国内一年消费需求,当前国内的库存可供国内消费4-5个月。食用油企业方面则表示,上半年是消费淡季,肯定不如下半年销量好。
  
  另据上海市粮油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志伟介绍,春节后一直到中秋、国庆期间,都是食用油的消费淡季,但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由于公款消费得到抑制,餐饮业刮起节俭风,消费需求滑坡,再加上禽流感的影响,消费者上饭店用餐有所减少,这些导致今年食用油的淡季变得比往年更淡。
  
  结语:国内食用油市场事实上的“供大于求”现象是此次食用油出现降价潮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不能看出,虽然我国是国际大豆的最大买家,但在国际大豆的定价权方面却“逆来顺受”。国际大豆价格飙涨的同时,国内食用油价格也随之飙涨,相关产业链亦受到冲击。
  
  在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多位专家认为,如果再不研究解决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还有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危及国家食用油供应的安全,离我国“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低于40%”的目标只会越来越远。(中国经营网)

相关报道:食用油降价加速行业洗牌(国际商报)
  
  五一期间,消费市场上部分品牌的食用油出现降价,业内人士指出,此轮食用油降价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此次食用油降价将加速行业洗牌。
  
  近日,金龙鱼和福临门两大品牌接连宣布价格调整:益海嘉里公司在4月中旬已经率先将金龙鱼系列在全国范围实行降价,本次降价的品类为调和油以及大豆油这两个品类,降幅分别为8%和15%。消费市场上食用油价格也出现了大幅降价,北京市各大超市内的食用油都在进行大促销,而且降价促销的范围、力度不小,多个品牌的多种食用油价格或以降价、或以买赠等方式促销。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的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多种食用油全国价格下降。与今年4月20日相比,5月4日,全国纯大豆油、大豆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纯葵花籽油、纯菜籽油价格分别下降0.6%、0.5%、0.4%、0.3%、0.1%。
  
  食用油的大幅降价主要是由于生产原材料价格下调所致。拥有“金龙鱼”品牌的嘉里粮油公司表示,从今年年初开始,国际国内市场原料价格开始回落,到目前,豆油价格每吨从8800元回落到7700元左右,降幅为12.5%。据了解,小包装食用油的原料散装一级大豆油从今年年初的每吨9000元左右降到目前的每吨约7300元,降幅达18.9%。此外,国内大豆油库存也较高,目前库存在300万吨左右,生产企业和上游供应商都急于消化原料。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食用油的降价是受整个消费大环境影响,食用油在餐饮渠道、零售市场的销售都不尽如意,故生产企业拟通过降价刺激消费。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了2.6%,而去年同期是增长14.2%。
  
  金龙鱼和福临门的降价行为引发资本市场连锁反应,5月2日,国内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上市公司西王食品遭遇跌停。2012年,西王食品玉米油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34.77%。在谈及降价对粮油市场的影响时,西王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金龙鱼和福临门的降价是近期的事,市场的反应还没有那么快,目前,西王食品尚没有产品调价的任何预期。但是上海光明米业食用油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由于食用油之间往往存在替代性,因此金龙鱼和福临门的降价依然可能对其他粮油企业的价格带来不小的冲击,每家或多或少总会受到一些影响。
  
  大部分业界人士认为此次食用油降价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下调的影响,但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金龙鱼和福临门调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市场竞争因素,因为此前其他食用油品牌的大豆油价格过低,对两大巨头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影响,因此这一轮降价一方面可视为巨头为适应低价竞争而被迫降价,同时也可以视为巨头通过降价策略加速行业淘汰洗牌。
  
  

 
责任编辑: 期货日报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