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粮集团已经出价拟收购荷兰粮食贸易商Nidera的少数股权。报道称,中粮集团拟收购的这部分股权价值约2.5亿美元,入股Nidera可令中粮集团业务拓展至拉丁美洲的粮食主产区,“这是中国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收购海外资产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最新举措”。
中粮集团此次国际股权收购,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去年双汇国际以47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乌克兰租用农田种植作物和养猪等消息,也屡屡被媒体报道。有外媒报道称,由于可耕地减少和人口膨胀,中国一直是最积极的海外农田买家,中粮集团和不少中国公司都渴望收购国外农业资源。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催生了食品需求,财富的不断增长也导致粮食贸易模式发生变化。
对此,粮食专家丁声俊认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粮食和食品市场积极拓展业务,有利于提高市场话语权,可以让我国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趋势合理配置资源。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也是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辅助形式和补充渠道,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是有益的。此外,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业务拓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由于受到土地、环保、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程度还比较低,饲养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双汇国际把全球最大的生猪饲养及加工企业收入囊中,中粮集团拟收购荷兰粮食贸易商Nidera的少数股权等,对于保障国内粮食与猪肉供应等是比较有利的事。”丁声俊认为,还应从全球范围内看待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比如我国在非洲建立农场生产粮食,运回国内虽然不太现实,但帮助当地人发展了农业,减少了饥饿人口数量,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此外,进入国际市场还可以满足国内对饲料粮的需求,也可以改善国内粮食和食品的供应结构。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国内企业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多争取一些市场话语权,值得肯定。不过,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还应当立足国内,靠国际粮食市场的资源并不能解决我国粮食市场的安全问题。”丁声俊说,国内企业入股、并购国际企业才刚刚开始,经验还比较少,在操作上还要谨慎。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