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CPI温和上涨,PPI同比、环比双降
提要
1月份,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说明物价上涨压力温和可控,但PPI同比降幅扩大,环比再现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放缓压力。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2013年12月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在分析人士看来,CPI涨幅温和,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PPI同比降幅略高于预期,环比再现负增长,表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弱,我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放缓压力。
“受节日因素影响,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4%,仍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环比涨幅超过10%,而CPI中比重较大的猪肉价格则出现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2.5%”这一数字创出5年来春节当月CPI最低涨幅。“反腐导致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历史均值,未来食品价格也难以大幅上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说,由于去年春节是2月10日,春节导致的涨价因素主要体现在2月,而今年部分体现在1月,春节错位将导致2月CPI涨幅回落至2%左右,“3月CPI同比涨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将回升至2.4%左右”。
对于全年物价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今年我国物价不会大幅反弹。“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较去年略有回落,加之产能过剩制约生产资料价格上扬,总体上物价难以大幅走高。”
彭文生预计,未来CPI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PPI短期内也难以扭转疲弱态势,通胀对货币政策并不会造成直接的调整压力。“当前货币政策主要为控制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因此尽管通胀水平温和,但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彭文生说。
PPI同比长达两年的负增长仍在延续,而且1月环比再现负增长。在此之前公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发电量也双双回落。诸多数据表明,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仍有可能继续放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商品价格上行。
“从物价数据看,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中期研究院宏观策略分析师李莉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PPI同比、环比双降,一方面与春节期间企业生产放缓的季节性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直接反映。
在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永民看来,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仍未出现实质性好转,政策性红利的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商品期货价格难以出现单边上涨行情。他预计,国内期市中期维持宽幅振荡格局,“农产品具有价格刚性,短期仍有上涨空间,菜粕、棕榈油存逢低做多机会;贵金属仍有可能继续上涨;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市场现货压力较重,短期内价格上涨阻力较大”。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