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6月中下旬正是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夏粮收获的冲刺阶段,望着金灿灿的麦穗,广大农民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但他们对收获的小麦能否卖个好价钱却并没有太多的把握。
“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第一线,期货市场未来会有很多拓展机会,既可以是在农产品的产地,也可以是在农产品的销地。”广州市爱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法新说,目前,国内农业领域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与利用尚不是十分成熟,很多农民与中小型涉农企业甚至还不知道期货市场是干什么的,期货公司拓展农村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
“在这个时期,期货公司应多辅导农民学会利用期货市场对农产品进行提前销售,辅导下游采购商锁定原料采购成本,以及制订套期保值方案并实施。期货公司服务的对象除了农产品机构客户外,还可以扩大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以及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期货公司要沉下去接地气,多在农村开展期货常识的扫盲活动与风险教育活动,这些都能带来新的机会。”吴法新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拓展农村期货市场,当前阶段首先应该深入到农村和基层农业企业当中去,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为基层农业企业传递更多、更全面的农业信息,当好基层农业企业的投资顾问,制订好的、合理的、科学的套期保值方案。”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崔家悦认为,期货公司应该多做深入的调研工作,切实了解农村市场的现实状况。“相信未来在大农业和城镇化的演变过程中,期货市场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她说。
目前,在多项惠农与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以单干为主的农民正在把自己的小块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来经营,未来很多农村经济组织等合理利用并适度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前景可期。
特别是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和4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积极落实,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当然,不能把期货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变成一个高深的概念,应该通过推介和服务,让现代金融和新农村建设找到适当的结合点,让整条农产品产业链都能因这一金融工具而受益。
在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看来,期货公司在拓展农村市场方面,当前有三方面工作要做。一是在农村开展期货交易基础建设,普及期货交易知识;二是结合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引导农产品种植、加工方向;三是重点拓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潜在市场。
最近几年,尽管在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努力下,期货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率,但不得不承认,在服务“三农”领域,期货目前仍然只是在小范围和少数群体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对期货有理解的农民也仅限于概念层面。毕竟,在庞大的农业人口和根深蒂固的传统经营理念面前,认识期货和利用期货市场之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