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距离新榨季食糖主产区广西等地糖厂开榨的时间越来越近,预计11月初广西就将有糖厂陆续开榨。新榨季伊始,市场对食糖产量增减、甘蔗收购价等格外关注。
昨日,受部分主产区相关部门开会讨论甘蔗定价,以及市场预期广西食糖产量下降等消息刺激,郑糖期价出现剧烈波动。其中主力1501合约大幅低开40元/吨后,快速拉升100元/吨左右,而下午开盘后又回落80元/吨左右,随后振荡上行直至收盘。该合约盘中持仓一度增加21.5万手,全天成交近230万手。
近几年国内糖价出现了持续下跌,这不但让制糖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而且蔗农的收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广西等地甘蔗种植面积下降,加上今年台风天气多发不利于甘蔗生长,市场预期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尤其是广西产量降幅较大。这是支撑国内糖价近期振荡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2014/201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降幅将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广西减产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缩减了7%,海南等地甘蔗种植面积缩减也较多。部分行业咨询机构预计,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在1310万吨左右。
“无论今年甘蔗是增产还是减产,估计甘蔗收购价短期内很难确定下来,定高了会加重制糖企业的负担,定低了会‘谷贱伤农’,最终会让我国食糖产业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万达期货南宁营业部的张亲雄对期货日报记者说,2013/2014榨季甘蔗收购价比上个榨季调低了35元/吨,初步预付收购价为440元/吨。新榨季甘蔗收购价预计仍会下调,但下调幅度不大,初步预付收购价可能会定在400—420元/吨。
目前市场上关于甘蔗收购价的传闻很多,使得糖价后期走势不明。结合政策的稳定性、国内食糖行业的特殊性来分析,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甘蔗收购价不会大幅调低,面对国内制糖行业的困境、蔗农收益下降,以及进口糖对国内市场的严重冲击,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加强对进口食糖管理,来维护并稳定国内糖业的发展。当前国际糖市也面临变局,巴西甘蔗生产食糖比例改变、印度食糖需求旺盛等,随时会令国际糖价走势出现逆转。
记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糖价波动较大和产区库存降低、近几月进口糖减少等也存在较大关系。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口食糖36万吨,同比下降39%;1—9月份累计进口食糖240万吨,同比减少17.8%。另据了解,当前国内糖市库存较为集中,多数中小糖厂库存已非常有限,且不急于出货。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