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供应足需求弱导致购销清淡,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春季价格会跌到1元/斤
近期,记者穿梭在河南、河北、山东广阔的农村天地间,随处可以看到农民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玉米囤子,有的农户门口甚至堆放着10多个高约两米的玉米囤子。
和期货日报记者同行的玉米贸易商崔瑞兵说,自10月新玉米上市以来,玉米收购价格便一路下滑,现在仅为1.05元/斤,即便玉米价格已经处在近年来的低价区,仍然没有人来收购。
“供应足,需求弱,玉米市场购销不旺,农民只得把大量的玉米囤积在家中。”据崔瑞兵介绍,当前除了东北地区由政府主导收储玉米以外,其他地区尤其是冀鲁豫地区的玉米市场,购销基本停滞。和往年相比,冀鲁豫玉米市场提前开始“猫冬”。
“酒卖不出去,酒精更卖不出去,哪还有多余的资金来收购玉米?”豫北玉米酒精生产商王进杰告诉记者,前几年酒精还没有生产出来就被订购一空,现在相当一部分是赊销出去的,厂里生产的白酒由于没有名气,更是难以销售。
据记者了解,玉米的最大需求领域——工业用粮仍不见起色。受玉米淀粉厂产品积压、饲料厂进入销售淡季、酒精厂开机不足等因素制约,冀鲁豫地区玉米供应过剩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价格也稳中有降,部分贸易商估计明年春季玉米价格会跌到1元/斤,现货市场基本不存在介入的机会。
河南滑县玉米收购商齐凯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最起码会收购500吨玉米,然而,今年一斤也不准备囤积,因为大家对玉米价格都不看好。提及往后的打算,他稍显无奈,“谁收谁赔钱的生意不能做,等市场明朗了再决定如何做”。
“关内玉米质量不是太好,东北玉米运过来又没有政府补贴,公司现在主要用进口高粱替代玉米。”广西饲料生产商马峰表示,和进口高粱相比,国内玉米没有任何优势,加之饲料厂现在的获利空间也不大,为了压缩生产成本,很多饲料厂都调整了原料配方。
近年来,冀鲁豫地区产的玉米,除了运往南方做饲料原料外,大部分会运往山东的淀粉生产企业或者就地消化。从上述三地区当前的蛋禽肉价格和淀粉生产等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玉米需求转旺的几率很低,农产品价格整体下滑以及淀粉、酒精等销售困难让玉米价格上涨基本没有机会。
马峰认为,国内尤其是冀鲁豫地区玉米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的态势还会持续较长时间。明年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农户集中出售玉米的可能性较大。届时,玉米价格或会跌到最低点,饲料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可把握机会收购一部分低价粮。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