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制粉企业疯狂竞拍小麦的背后

2015-01-09 06:56:00   来源:   作者:

价格倒挂,争相“倒贴”

小麦专场交易会昨日落下帷幕,连续3天疯狂抢拍小麦的制粉企业代表们终于松了口气,纷纷掏出纸巾擦拭满脸的汗水,有的代表则忙着去找不知道扔到哪里的外衣,然后或带着笑容,或带着忧伤,或带着困惑地离开交易现场,留下的是满地的、被各种颜色的书写笔圈圈点点的标书。

此次小麦专场交易会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相关联网市场举行。制粉企业的疯狂抢拍,导致小麦成交价格远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制粉企业不惜代价地抢拍说明了什么?是国内小麦供需严重失衡,还是市场出现了其他特殊情况?

疯狂抢拍成“看点”

记者观摩交易情况发现,此次驻马店地区拍卖的2013年和2014年产小麦成交价普遍在2700元/吨左右,加上政府规定的30元/吨出库费用,再加上储存库点加收的水分折扣等费用25—50元/吨,制粉企业竞拍到手的小麦出库成本在2755—2780元/吨。

目前2014年产小麦出库价仅为2520元/吨左右,制粉企业竞拍小麦很不划算。如果再加上资金利息等费用,制粉企业竞拍1吨小麦要倒贴250元左右。

记者查阅去年12月23日国家临时存储小麦在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南的交易结果发现,与当时相比,此次制粉企业竞拍小麦的成本可谓高高在上。去年12月23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计划销售小麦近110万吨,成交率仅为18.34%,其中白小麦成交均价为2444元/吨;河南计划销售2013年产小麦近27万吨,成交率仅为2.4%,成交均价为2388元/吨。

制粉企业对价格便宜、随时可以出库的现货小麦视而不见,却集体到小麦专场交易会上高价抢拍,难道这些企业的代表是被“挟持”去的?

“为了提高成交率,加大政策性小麦的出库量,此次的专场交易会首次和进口小麦配额的分配挂钩。”河南驻马店市小麦贸易商姚宗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小麦进口配额是一块“肥肉”,争夺这块“肥肉”是制粉企业积极参与此次小麦专场交易会的主要原因。

小麦进口配额何以成“肥肉”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申洪源告诉记者,为兑现加入WTO后“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出口补贴,实行进口配额制度,逐年增加进口比例,并按照自由贸易规则逐年放开粮食市场”等方面的承诺,我国自2002年起对进口小麦实行配额制度。当年的进口小麦配额为846.8万吨,2004年增加到963.6万吨。配额内进口小麦关税为1%—3%,配额外关税则为65%—80%。按照相关制度,每年小麦进口配额的10%分配给非国有企业,余下的90%由政府部门来支配。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小麦进口配额稳定在963.6万吨,配额内关税为1%,配额外为65%。每年进口的小麦数量不定,主要看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大部分进口的小麦直接进入国有粮库成了储备粮,流入市场的数量并不多。

记者咨询市场专业人士了解到,根据当前的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推算,今年3月交货的美2号软红冬小麦的港口完税价为2060元/吨左右。另外,国内制粉企业比较青睐的美国黑北春小麦(DNS)理论到港完税价为2400元/吨左右,硬红冬小麦(HRW)为2150元/吨左右,加麦为2350元/吨左右。

在河南驻马店市的一家制粉企业,记者看到了去年11月该企业进口的一批2号加麦。据该企业的检验人员介绍,从青岛港运到厂内的运费为300元/吨左右,这批小麦到厂成本不足2900元/吨。这些小麦内在品质很好,比较适合加工专用粉。当前,与这批小麦质量相同的进口小麦的港口销售价格可达3600元/吨。如果质量再高一些,销售价格在3800元/吨以上。

“制粉企业为了得到小麦进口配额,愿意做亏本的买卖,为的就是得到进口小麦配额后占有优质小麦资源,并以此来获取国内外小麦市场的巨大价差。”姚宗印说。

据记者了解,此次小麦专场交易会计划销售国产小麦200万吨,与之挂钩的进口小麦配额为97万吨。制粉企业竞拍到1吨小麦可以获得0.5吨左右的进口配额。

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我国小麦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总产量在1.2亿吨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优质小麦。那么,国内制粉企业采购优质小麦为何还要“舍近求远”?

国产优质小麦为何成不了“顶梁柱”

河北小麦加工商老朱此次竞拍到1.2万吨小麦,后期顺利出库后可以获得6000吨左右的进口配额。虽然他为此满心欢喜,但仍为优质小麦货源长期不足而发愁。

据老朱介绍,目前高筋专用粉生产企业的采购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满世界跑着找优质小麦货源。由于国内优质小麦种植较为分散,加之农民收获小麦时做不到分品种专收专放,符合制粉企业采购标准的不多。国产优质小麦目前还成不了市场“顶梁柱”。

“去年我们库收的3000吨‘新麦26’已经被制粉企业抢购完了,出库价最终涨到了3200元/吨,当初的收购价在2800元/吨左右。”濮阳市小麦贸易商杨纪周告诉记者,近两年收购并储存优质小麦很赚钱,但贸易量无论如何努力也上不去,其主要原因是国内优质小麦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产量一直上不去。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民之所以不愿种植优质小麦,主要与相关政策的引导有关。

小麦个体收购商齐凯告诉记者,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每亩投入并不比种植普通小麦高,但优质小麦产量偏低,田间管理难度大,并且容易受到不良天气的损害。而自2006年政府开始在小麦市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全国小麦市场基本是一个价。不分品种的托市收购,使小麦市场很难体现出优质优价。由于种什么都一样,农民也就懒得去调整种植品种结构了。目前,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专业化、集中化种植的模式尚未成为主流。

整体来看,农民的小麦种植和市场需求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国内小麦虽然总产量庞大,但高筋、低筋等小麦供应仍偏紧。

市场有需求,价格又高,国产优质小麦难道就没有机会和进口优质小麦同台竞争?

让“无形之手”发挥好资源配置作用

去年,梁山亿谷粮业有限公司收购了2万多吨“新麦26”优质小麦。该公司董事长吕建华告诉记者,如今这批优质小麦已经全部高价售出。今年,该公司又组织合作农户种植了4.3万亩优质小麦,公司通过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储存和流通,来保证小麦品种的高纯度和高品质,最终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我们之所以种植优质小麦,而不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就是看准了国产高品质小麦短缺的市场机会。”吕建华说,前几年优质小麦价低不好卖,有时甚至比普通小麦还难卖,并不是由于优质小麦过剩了,而是当时那些所谓的优质小麦并不是市场真正所需的,而且小麦市场“政策市”特征也导致优质小麦的品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去年11月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8个文件,放开了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至此,我国农产品价格全部由市场形成,政府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多年以来,国内农产品的政府定价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自由发展,不但加大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而且生产者、消费者均没有得到好处。近年来,政府在农产品定价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吕建华认为,在政府的“有形之手”退出农产品市场以后,市场的“无形之手”会很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小麦市场优质优价格局会体现得越发明显。发展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小麦种植将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效益的必然发展之路。

在政府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临储小麦竞价拍卖又与进口配额的发放挂钩,引发制粉企业疯狂抢拍,使得小麦竞拍成交价高出市场正常价格每吨数百元,这会不会影响“无形之手”发挥作用?会不会让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道路变得凹凸不平?短期内市场会出现什么反应?

在此之前,每年小麦进口配额的发放均是由制粉企业向相关部门申报,并由相关部门审批发放。由于申报企业分散,分配至单个企业的数量并不多,很多配额并没有实现进口。

小麦贸易商崔万平认为,此次小麦专场交易会后,短短数月内要出库200万吨小麦,而且全部是由制粉企业采购,肯定会打乱市场的正常购销秩序,使价格形成机制发生紊乱。

制粉企业抢拍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小麦市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此类市场怪相如何终结?这值得市场各方深思。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 期货日报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