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晚间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这是央行时隔三月再次降息。此前,2014年11月22日,央行非对称方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新华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降息十分必要,能够解决商业银行传导机制失灵的问题,同时为利率市场化推进铺平道路。
数据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1月CPI同比涨幅5年来首度跌破1%,PPI则出现了连续35个月负增长。当月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0.8%,为近10个月首次负增长;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企业融资困难逐渐加剧,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贷款周转压力加大,融资贵、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左小蕾表示,“当前,企业贷款利率还是较高,下调利率是为了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利率高意味着资金成本很高,从企业层面来说,特别是上游企业,缺乏有效的信贷需求,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投放上一直存在“重大轻小”的结构性矛盾。由于缺乏有效信贷需求和出于避险情绪考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低利率贷款给大企业、好企业,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仍然受困于融资难、融资贵。
左小蕾强调,降息能够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有效的融资需求。然而,如果不能针对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话,就是传导机制失灵,降息的效果和目的可能无法达到。“央行的目的正是借此引导利率降低,打通货币传导机制,让银行通过风险定价来管理风险和平衡资产负债表。如果银行做不到这一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很艰难。”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