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政府债务总量一直未公开,债务审计结果难以获取,银行目前获得的分类结果均为口头通知,部分实质为政府融资的债务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在其提案中指出,目前地方债务清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可能引发债务偿还风险。
南都记者从一位地方平台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原定于春节前内部通报或公开发布的债务规模,因为部分地方存在数据错误、虚报,被要求打回重报。
地方债首轮摸底遭遇虚报
地方债务被看做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隐患。去年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剑指化解沉疴已久的地方政府债务“堰塞湖”。其中在对地方债务规模的摸底工作上,财政部要求1月5日是各地自报规模大限。但南都记者从华南一位地方融资平台相关人士处获悉,实际上本计划于春节后内部公布的地方债规模,但“由于部分地方存在错误和虚报,被打回去要求重新再报”。“应该是最后报送的规模超出了原来的预期。”前述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
据悉,尽管2013年我国曾对地方债进行一轮审计,但是此后,地方债规模并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出现井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预计,中国2015年可能增加约1000亿地方政府债券。
银行难以掌握准确分类结果
在此地方债的清理过程中,地方债的规模和风险情况如何,同样困扰着债券方的银行。昨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提交了《关于规范政府债务清理、妥善保护银行债权》的提案。
马蔚华表示,由于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工作涉及面广、复杂性高、推进缓慢,使得商业银行等债权人面临信息不透明、沟通机制不完善等困难,对政府融资平台后续管控处于政策观望期,不利于存量债务的续作及新建项目的融资。
马蔚华指出,目前银行面临四个困难。一是政府债务总量一直未公开,政府债务审计结果难以获取,分类认定范围不明确;二是债务分类认定标准、分类清理的结果及进展不透明,“银行目前获知的分类结果均为通过非正式渠道口头沟通取得,债权、债务人的沟通机制不畅”。三是债务清理过渡期的政策不明确,目前处于政策空白期,不利于存量债务及在建项目的正常融资。此外,部分实质为政府融资的债务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低层级的政府债务、类平台债务在本次债务分类过程中难以纳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范围,也未制定债务风险化解措施,可能会引发债务偿还风险。
政府应公开政府债总量
对于当前困局,马蔚华认为,首先应该增强政府债务清理分类信息的透明度,明确政府债务认定口径,向公众完整公开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总量结构信息,向有关债权人如实公开每一笔债务的分类结果。
而对于银行权益的保护,马蔚华认为,对于实质用于政府各类项目建设的融资,如平台企业担保融资、垫资建设等,建议纳入本次债务清理分类范围统筹考虑。对于未列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特别是项目自身运营收入不足以还本付息的,积极引导地方政府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增强偿债能力。马蔚华认为,对于政府负有担保和救助责任的债务,建议明确政府有关责任实现的比例、程序,基于契约精神妥善落实政府担保和救助责任。
在化解地方债问题上,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过渡期内的债务续作政策,尽早公布政策允许继续通过平台企业举借政府债务的在建项目名单,明确新建项目的融资途径,理清责任、风险,保证重大项目的正常融资及建设。同时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推进上,他认为,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政府债务以PPP形式“变脸”、“异化”,对名为企业债务,实为政府债务的交易结构进行有效监管,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债务问题,减轻财政负担。
银行为何捉急
●政府债务总量一直未公开,分类认定范围不明确
●债务分类认定标准、分类清理的结果及进展不透明
●债务清理过渡期的政策不明确
●部分实质为政府融资的债务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预测
中国2015年可能增加约1000亿地方政府债券。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