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两会期间A股走势相当纠结,但这或许只是一时的表现,真正的牛市还远未到来。这不,连续3天管理层释放出乐观信号——肖钢赞同“改革牛”的观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证监会赴美推介A股,这意味着,A股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管理层说了些啥——3表态释放利好“最强音”
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7月启动的牛市行情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肖钢特别提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稳定了市场预期,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投资者信心明显增强,反映了投资者对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的预期。改革红利将是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肖钢赞同“改革牛”的观点。
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养老保险基金只能买国债、存银行,因此收益率低于CPI。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已形成基本方案,有望下半年报请国务院。养老保险基金将把部分资金投资到股市。养老保险基金不会一投资就全部进入股市,“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将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尹蔚民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将在市场化、多元化原则下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投资。
11日,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哈佛演讲时透露,证监会赴美正与3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交流,希望他们能够进入中国市场,能够把A股能够纳入MSCI和FTSE指数。目的是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改善市场结构,借此更快地提高市场效率与服务经济的能力。
牛市真会不请自来?——股市盈利会反哺经济
管理层如此密集释放积极信号,这在A股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肖钢主席会大方承认A股上涨有理,很接地气称之为“改革牛”。
而关于养老保险基金,一直是被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针对尹蔚民部长的表态,已经有机构投资者乐观预计:养老金入市势必将推动股市上涨。数据显示,仅在2013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就达到了28269.18亿元,如果按30%比例投资A股,意味着至少近万亿资金涌入A股。难怪就连理财专家洪榕也忍不住在其微博上旗帜鲜明指出:一旦养老金开始入市,全面牛市将不请自来。
还有一个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各方面的条件逐渐成熟,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障碍越来越少,今年内A股被纳入MSCI将获实质进展。据中信证券预计,随着A股权重的提升,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能够引入约300亿美元增量资金,即1800元亿人民币。
正如著名财经评论员谭浩俊所指出的,眼下由于经济复苏不很理想,企业也普遍陷入了困难状态,改革和政策如何有效弥补经济状况不佳形成的对冲,从而使股市上涨不因经济运行状况不佳而出现大起大落现象,是管理层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经济的复苏,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股市提供能量、提供支撑。如果股市的运行状况较好,多数投资者都能成为盈利者。那么,其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原有的消费能力能够保持,而且能够通过股市增加许多新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市场的活跃,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也许这才是管理层所想要的。
地方债务置换利好银行——A股下跌空间已被封杀
过去几个交易日,有关3万亿地方债务置换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圈内不断流传、发酵。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3月11日上午公开表示,置换3万亿地方债的传闻是空穴来风,国务院明确批准置换的规模是1万亿。当日下午,对于媒体追问1万亿地方债如何分配的问题,朱光耀回应称,财政部马上会公布具体计划。
虽然额度缩减,但在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看来,1万亿地方债置换计划对A股依然是利好消息。
“地方债务置换计划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政府会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上海一位大型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经理表示。李峰所在的基金公司管理的组合以成长股为主。但在最近几个交易日,他们减持了部分成长股仓位,随时准备加仓蓝筹股。
“沪指处在3300点关口,以银行、券商、保险等为代表的大盘股可能有所表现。”李峰说,银行、券商流动性非常好,他们现在还在观察盘面,等趋势出现时再入场。
深圳一位赵姓私募老总同样在关注“1万亿债务置换”消息对大盘股的影响。
“中央解决1万亿地方债务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财政存款,二是卖出部分国企股权,腾挪资金来购买债务。”前述私募认为,结合国企改革的背景,中央很有可能是盘活国有企业的部分股权来解决债务问题。
基于上述判断,这位私募认为,大盘蓝筹股经过两月的盘整,很有可能会再来一波上攻行情。
在一家中字头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经理吕林(化名)眼里,这个消息利好银行股乃至整个大盘,但不会催生资金大规模由成长股腾挪至蓝筹股。
“这个消息出来,相当于封杀了大盘的下跌空间。”吕林说,近期市场一直担心系统性调整,但如今,持有成长股的机构不再担心这个因素,资金也敢于继续玩成长。
从投资逻辑而言,地方债务替换的政策对银行而言是直接利好,可以降低银行呆坏账的风险。不过,机构对此的兴致并不高。
“过去两年银行股估值低,就是因为市场担忧坏账要爆发。这些有风险的地方债务替换掉,银行股理论上还有20%的上升空间。”吕林坦言。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