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进入减产周期、对进口管控加强
云南糖协理事长邓毅昨日表示,2014/2015榨季我国迎来了糖业的拐点,但是糖料种植形势严峻,面临许多挑战。他是在“2015年食糖形势分析会议暨中国(昆明)糖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做上述表示的。
邓毅称,截至目前,除云南之外,我国食糖主产区已经结束了生产,我国食糖产量大幅减产并超出预期,这将是我国食糖走出增产周期的拐点;参照国际惯例,我国开始对食糖进口的规模和节奏进行必要的管控,这是我国糖业政策的拐点;在食糖大幅减产和管控进口的提振下,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也得到改变,我国食糖市场走出了低谷,这是食糖市场的拐点。
“从各产区的产量来看,2014/2015榨季国内糖市供应缺口比预期的大,有250万—300万吨的缺口。”国家发改委经贸司赵丽华处长在会上表示,2008/2009榨季国内糖市减产240万吨,供需缺口110万吨,整个榨季糖价上涨了1100元/吨。随后两个榨季的供需缺口均达到280万吨,榨季内糖价分别上涨1500元/吨、2200元/吨。
赵丽华称,由于之前几个榨季食糖价格连续上涨,食糖消费受到一定抑制,供需缺口也通过国储糖抛售和进口食糖进行弥补。但2009年我国只进口了106万吨食糖,2010年为177万吨,2011年增加到292万吨。2014年国内糖市供应缺口是70万—80万吨,虽然进口量在政府的调控下从400万吨降至350万吨,数量依然很高。
她还举例说,2009年国内糖市进入减产周期,国际糖市也进入减产周期,且国际糖价比国内糖价涨得快。国际糖价从12美分/磅涨到了36美分/磅,当时进口是无利可图的,商业进口也不是特别多,相关部门组织了一部分食糖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
“目前来看,国际方面,前一阶段市场预计泰国食糖产量下降,但近期公布的产量数据却超出预期,印度也是如此,巴西产量则和预期持平。如果加上近几年积累的库存,国际糖市供求关系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赵丽华认为,国际糖价近日虽然触底反弹,但没有企稳。在国际糖市供应过剩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国内糖价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但也不应过于悲观。
此外,玉米淀粉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在糖价高企时对食糖的替代比较普遍。赵丽华提醒,当前国内玉米库存比较大,玉米淀粉糖等对食糖的替代因素需要考虑。
赵丽华认为,国内糖市产不足需是新常态,进口补充也是新常态。她建议,应认真研究未来10—20年国内糖市供给格局的发展趋势,以及食糖和替代品的发展趋势。食糖经营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顺价销售,不要惜售,不要赌后市。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