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昨日公布的2月CPI、PPI数据双双回升,当天国内期市却普遍下跌。有分析人士表示,盘面对物价数据反应冷淡,主要是因为数据回升并非需求回暖引发。当前国内工业品供需结构尚未明显改善,价格持续上涨后伴随较大的回调风险。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1.6%,同比涨幅创下自2014年7月以来的新高。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0.3%,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保良解读说,春节效应和罕见的寒潮天气,引发蔬菜等食品价格明显上涨,从而带动2月份CPI涨幅创出新高。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致使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国内“去库存”“去产能”政策效果初显,春节过后企业迎来开工高峰是当月PPI降幅收窄的三大原因。
“CPI超预期回升主要是受季节因素影响,PPI回升则是由上游价格上涨带动,大宗商品实际需求并未有明显回暖,因此市场并未作出积极回应。”一德研究院分析师寇宁说。
寇宁表示,从近日公布的系列宏观数据可以看出,出口超预期下滑,PMI中的新订单指数也加速下滑,而企业也未有明显补库行为。当前宏观经济“去产能”“去库存”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在需求端没有明显回暖的背景下,行情难靠预期拉动而持续走强。
格林大华期货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吴奇峰认为,近期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股市“磨底”,恰逢信贷激增,国内资金缺乏投资标的,于是买入一线城市房产,间接引发期市黑色品种的火爆行情。他认为,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与资金避险需求都有所抬头,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有被点燃的可能,继黑色品种后,农产品、黄金也有望迎来一波小牛行情。
CPI升温会不会引发货币政策变化?对此,宏源期货分析师郭志红认为,除食品价格外,其他产品价格并没有明显上行。预计年内CPI不会有太大的上涨压力,目前没有迹象显示货币政策将趋向保守。
对于市场担忧的滞涨风险,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今年M2增速上调,但考虑到地方债务置换需求和外汇占款下降,市场资金面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宽裕,CPI上行缺乏持续基础,目前担忧滞胀风险尚无必要。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