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3月初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3月30日,财政部金融司主要负责人回应称,评级公司对中国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全面了解,消除“信息不对称”。
今年3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下调对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变为负面,仍维持Aa3的评级不变。这一举动遭中国官方质疑。3月20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不是很care(在乎),因为市场反应和中国政府承诺都已说明问题。
财政部金融司主要负责人3月30日回复媒体称,这只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表示一定的担忧。但这些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下调评级展望的充分理由,说明评级公司对中国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全面了解,消除“信息不对称”。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评级公司往往会提升其信用评级,很难预警经济增长中的潜在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经济增长潜在风险就会显得突出,评级公司就会调降一国的评级和展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相关评级公司分别连续下调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对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在欧洲债务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穆迪在此前报告中调整展望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中国目前及未来财政指标走弱,这体现在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的不断上升。第二,由于资本外流,政府外汇储备缓冲持续下降,凸显了政策、货币与增长风险。第三,鉴于改革面临艰巨挑战,政府为解决经济失衡而实施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具体到政府债务方面,穆迪判断,中国政府的财政实力会逐渐减弱,而且会越来越弱。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或有负债,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债务、政策性银行及国有企业暴露出来。目前,整个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加杠杆,以及大量国有企业的负债压力,都暴露出了政府债务的持续上升。
对此,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表示,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借、用、还”的具体要求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下一步也将继续加强管理,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他强调,目前中国在强化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约束。根据2016年预算草案,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余额限额合计约17.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预计仍将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水平,风险总体可控。此外,还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并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监管。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融资。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主权信用评级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具体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外汇储备等“硬指标”,还需要考虑政府体制机制等“软环境”,如政府效率、法治建设等。这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在长期内影响着经济的潜在增长空间。而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制实力大大增强。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