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将于4月中上旬发布,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机构预计,3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大致在9000亿元-1.3万亿元之间,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将在4.1万亿元-4.5万亿元之间。4月份存在降准可能性。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3月份新增信贷规模9000亿元左右,同比有所回落。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首次考核,回购、信贷、债券投资都纳入考核,股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分化,1月份、2月份信贷投放减少;二是地方债务置换对新增贷款将有影响;三是1月份储备项目大量投放,目前优质项目仍缺乏。
莫尼塔研究机构认为,受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和地方债置换影响,3月份新增信贷或持平于上月,银行信贷投放渐趋常态。由于新的考核体系下监管频率降低为季度,3月份信贷会在1月份、2月份快增的背景下回归常态。而今年地方债置换额度较高,3月份大规模的置换会影响信贷的规模。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更为乐观,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往年3月份贷款一般高于2月份。以第一季度贷款占全年约三分之一的投放节奏推断,3月份新增贷款可能为1.3万亿元,对应贷款增速持平于2月份的14.7%。
招商证券预计,3月份新增信贷为1.1万亿元,M2同比增13.4%。此前银行利润下行压力较大,在早投放早收益以及抢夺优质客户的驱动下,年初贷款突击投放规模较多。
“3月份信贷新增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较为正常。”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场人士认为,进入4月份,由于不存在MPA考核压力,而存在较大规模的财政存款上缴,信贷投放可能再次加速,资金面仍然存在收紧和波动压力,不排除4月份降准的可能性。
李奇霖也认为,4月份存在降准可能性。3月份外储反弹,与国内经济企稳和风险偏好反弹对应,制约货币宽松,预计4月超储率仅为1.7%,存在降准可能性,但主要是对冲性质的,短端的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央行并无主动下移的动力。
郭田勇表示,降准与否主要与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息息相关,而且从货币当局对今年货币政策的表态来看,央行在4月份确实有降准的可能性。此外,让降准后的资金能够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领域,助力稳增长更是关键。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