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已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但小麦价格不跌反涨,这引发了一些市场人士的关注。
“部分小麦主产区为了保护农民利益,针对今年新产小麦质量偏低的情况,7月以来陆续启动了小麦地方性收购计划。这一方面增加了小麦市场的收购量,另一方面改变了市场心理,并带动各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参与小麦购销活动,最终使得小麦价格止跌反弹。”江苏省小麦贸易商强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部分主产区对今年新麦市场采取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较为及时有效,稳定了麦价预期,消除了对麦价“跌跌不休”的担忧。
今年麦收期间,湖北、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出现了阴雨天气,造成小麦产量和质量双双下滑,特别是安徽、河南今年新麦出现了大量萌动和发芽现象。
记者在部分小麦主产区的制粉企业、大型粮库了解到,由于萌动和发芽的小麦不适合用作制粉原料,加之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下滑,新麦难以对玉米饲用消费形成大量替代。这导致很多质量较低的小麦留存在农民和小型小麦收购商手中,市场流通一度十分不畅,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
近期,安徽等小麦主产区陆续出台了收购超标小麦的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上质量偏差小麦无人要的局面,也减弱了看跌后期麦价的预期。
据了解,安徽省自昨日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方案。这主要是针对该省今年小麦收获期遭遇连阴雨,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偏高,不符合托市收购质量标准的小麦较多等情况,以保护受灾地区农民利益。方案执行时间为7月26日至8月31日,明确不完善粒在10%—15%(含15%)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1.10元/斤,不完善粒在15%—20%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1.05元/斤。从补贴标准来看,保管费用每年60元/吨,贷款利率按照现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补贴资金参照省级储备粮费用、利息等补贴拨补程序执行。
对此,河南濮阳国家粮食储备库业务经理杨纪周对记者表示,安徽、河南等省针对质量超标小麦放宽收购标准,并组织粮食企业积极展开收购以后,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很快就做出了反应。由于收购需求增长较快,加上制粉等用粮企业也积极参与收购,近期国内小麦价格阴跌不止的态势已得到改变,小麦价格底部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由于质量较高的小麦货源越来越少,市场还出现了惜售和囤积高品质小麦的现象。市场人士预计在年底之前,新麦价格将逐渐向陈麦价格靠拢,当前稳中有升的态势将延续。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