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新粮上市,抛储加量,价格下行
“找不到下家,谈不拢价格,玉米贸易轻易不要做。”河南省玉米贸易商崔瑞兵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南方地区新产玉米陆续上市,加上临储玉米每周的抛售量已加大到600万吨,近期,需求企业不停地小幅下调采购价格,这增加了玉米贸易商的经营风险,很多中小型玉米贸易商已不敢做买卖了。
目前,湖北等地新产玉米已零星上市,虽然水分较大,主流价格还未形成,但仍对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南方部分需求企业开始采取就地采购原料的经营策略,并计划减少临储采购的数量和减少从北方产区长距离调入的数量。
据了解,今年湖北等地已上市新产玉米的容重在680—690克,正常水分的玉米报价在1850元/吨左右,高水分玉米的报价在1100—1200元/吨。与此同时,河南、山东、河北等内地玉米产区近期多阴雨高温天气,有利于玉米生长,市场预期在种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内地产区玉米总产量较为乐观。
从近几周临储的成交率和成交价格来分析,虽然抛售的临储玉米,产期是2013年,质量也好于前期,但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却不如抛售初期,企业参与热情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临储玉米每周的抛售量已经从初期的200多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00万吨,市场货源充足,原来的看涨心理消失。与此同时,当前抛售的临储玉米集中在东北,内地需求企业采购后面临长距离运输和价格下滑的风险,采购心理自然谨慎,抬价抢购的现象不再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需求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加上上门送粮的贸易商较多,近期不断下调采购价格,导致玉米贸易商产生了抛售心理。
崔瑞兵认为,未来2—3年,国内玉米价格都会呈现低迷态势,除非国内或全球玉米产量大幅下滑,否则不会出现玉米价格上涨的机会。
“大连玉米主力1701合约价格走势表明,国产新玉米放量上市后,价格可能会创出近年来的新低。”吉林省玉米加工商马林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有三大因素决定玉米价格将不断下滑:一是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临储玉米不停地抛售使得市场供应充足;二是收储政策已经改变,补贴生产者的政策开始实施,在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市场存在谁来收购的问题,最终可能通过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来吸引收购者入市;三是农业种植领域调结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近几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不会大幅下滑。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