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7月28日发改委召开储备棉轮出会议,决定将储备棉抛售时间延长至9月底,棉花供应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郑棉价格开始回落,最近两周期棉主力始终围绕14600元/吨的点位上下震荡调整。今日郑棉的表现颇为“坚强”,对ICE期棉的大跌几乎是“漠视”,顾自顽强上行,尾盘涨幅有所回落,收于14770元/吨,涨幅1.2%。
此前受我国棉花供应不足,企业需求大增的影响,棉价一路高歌猛进,居高不下。储备棉投放以来,投放底价、实际成交价格都不断快速上涨。成交的平均价从5月3-6日首周的12066元/吨涨至7月27日的15201元/吨(截至目前最高价),上涨3135元/吨;期货方面,郑棉期货主力合约CF1701从3月1日的年内最低值9645元/吨一路上涨到了7月18日的16185元/吨,上涨6540元/吨,达到近两年内最高位。至7月28日国家相关部门开会商议初步达成投放时间延期至9月底的消息出来后,成交价格开始有所回调。
本轮储备棉投放过程中存在出库难、出库贵、投放数量小于预期、保证金释放缓慢、非纺织企业参与占比颇高等现象,棉花价格一直处于不断“攀高”的过程。国家延长储备棉的抛储时间,使短期内供应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市场人士预测前期市场担忧的“青黄不接”情况将难以出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朱北娜会长表示,本轮储备棉投放中有三个方面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调控政策迟缓。棉价持续暴涨,调控信号迟迟不发,致使市场猜测不断。二是出库问题。出苦难、出库贵、亏重现象太过普遍。三是服务问题。企业的投诉难以落到实处,良好秩序亟待建立。
行业整体景气度不瘟不火 棉价上涨并非来自需求向好
棉花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浪潮可以称得上是一匹“黑马”,然而从中国棉花行业协会跟踪测算的行业景气指数来看,2016年1月~6月景气度全部低于50的平均值,因此棉花行业的景气程度整体处于不瘟不火的水平。从2016年上半年纺织设备利用率同比变化来看,除去受2月春节影响外,上半年纺纺织设备利用率变化整体平缓,进入4月后,受原料“缩紧”及观望情绪干扰,设备利用率下滑。从5月3日储备棉轮出以来棉花、坯布价格的走势来看,本轮棉价上涨,坯布价格并未“共振”上涨,纺企高成本无法向下游传导,可见棉价波动主要问题环节在供给侧。
抛储时间延长缓解供应偏紧局面 新旧棉价格有望平稳过度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储备棉轮出延长至9月底,市场棉花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新旧棉花年度棉价有望平稳过渡。然而,受前段时间棉花价格暴涨及内地植棉面积大幅下降影响,加上部分棉区受降雨影响产量下降,棉农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提高,而8月底9月初储备棉轮出成交价将成为棉企收购新棉的参考,因此在籽棉收购初期可能会出现棉农惜售与棉企低价收购的拉锯战。
此外,10月份储备棉使用接近尾声,新棉陆续上市,市场在逐渐磨合中需求平衡点,如果新棉质量较好,各项指标能够满足纺织企业生产需求,新棉将成为用棉企业的首选。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