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大中华区副主席兼证券业务主管袁淑琴表示,客户对深港通有热切期盼。图片来源 香港经济日报
新浪港股讯 11月7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深港通离开通愈来愈近,投资者也做好最后准备。瑞信大中华区副主席兼证券业务主管袁淑琴表示,客户对深港通有热切期盼,(对深港通的兴趣)绝对比沪港通的时候高很多。
深港通最快料会在本月正式开通。瑞信上周特意选址在深圳举办其年度中国投资论坛,并以内地创新产业发展为主题,共有160多家公司的代表及逾千名投资者参与会议。
外资适应互联互通 放胆投资
袁淑琴指,在经历A股去年大幅波动后,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回复。她称,(投资者对A股)去年上半年非常大兴趣,去年下半年愈来愈减少,到今年上半年兴趣就不大,但今年下半年兴趣又再来。
在投资者信心逐步重建,对A股重拾兴趣时,深港通的开动让投资者更容易及更广泛地接触内地市场。袁淑琴表示,客户对深港通的兴趣高于沪港通,除因为深港通包含深圳市场内高增长的新经济股份外,更重要是海外投资者对互联互通机制已进一步熟悉。袁淑琴表示,深港通、沪港通始终是技术上很复杂的机制,其他市场根本不是一样,需要一个适应的时机。她觉得适应时机已过,接下来是开始投资的成熟时间。
不过,袁淑琴认为,要进一步增加外资对A股的热情,最重要是能有MSCI(俗称摩指)作为催化剂,以唤醒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多加注视。她打比喻,若没有妈妈(MSCI)叫你(投资者)起床,你就会继续睡觉,但有妈妈叫你起床,你一样可能会继续睡,但起码会想想稍后要上学(进入中国市场)。
她认为,由于现时A股仍未被纳入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内,海外投资者能暂时忽视A股,但一旦被纳入后,A股受重视的程度将会不断增加。
增A股研究覆盖 主打新经济股
虽然深港通的交易机制与沪港通几近相同,但当中的股票特性则有所不同,特别是深圳股份的估值相对较高。
袁淑琴指,正因深圳股市的独特性,海外投资者更需要投行协助适应。她指,该行的研究部虽已覆盖150只沪、深A股,相当于市值逾6成,但对比深股通涵盖约880只合资格股票,数量上明显不足,故她指,希望研究部门于明年再覆盖多50只A股,并会以新经济股份为主,冀能满足客户所需。
除在深股通为客户提供服务外,瑞信在内地的合资证券公司瑞信方正亦已开展经纪业务,可为投资者提供港股通的服务。袁淑琴指,相较其他内地券商,瑞信方正更加了解港股,“港股是我们的主场,A股是内地券商的主场。你来我主场打波,我当然有主场优势。”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