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PTA期货上市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十年来,PTA期货在挫折中成长,在风雨中绽放。随着市场运行质量的逐步提升,PTA期货已经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得到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双重肯定的期货品种之一。在市场肯定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对PTA期货未来发展寄予了新的期望。
PTA期货贴上国际化“名片”
作为全球唯一的纺织化纤产业链期货品种,PTA期货近些年来对国际纺织化纤原料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迈向国际大舞台成为其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PTA行业产能5155万吨,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引发服装加工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影响,国内PTA下游消费持续低迷,导致国内PTA产能严重过剩,年均开工负荷不足70%。
“为缓解PTA产能过剩问题,国内相关生产企业逐步开始将过剩产能对外输出,使得近两年我国PTA出口大幅增加。”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PTA期货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内在需要,也是境外化纤行业企业的强烈愿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PTA期货的国际影响力,巩固我国在全球化纤行业的话语权。
梦想照进现实。去年年底,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郑商所宣布将选择PTA期货作为引入境外投资者的试点品种,推动该品种国际化进程。今年4月,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的结算、交割等细则草案首次对外公布。
根据相关细则草案,PTA期货现有合约和基本制度框架不变,采取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外币资金可冲抵保证金,PTA期货境外交易者在限仓、套保等规则上也将享有“国民待遇”。在风控制度上,郑商所将严格监管高频交易等行为并遏制恶意做空。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相关规则制度意见征询会上表示,PTA期货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满足国内实体经济的需求,相关规则制度遵循中国证监会2015年6月颁布的《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上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PTA期货将循序渐进、分步骤地实现对外开放。目前,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相关规则制度仍处于论证阶段,郑商所欢迎境内外投资者和相关企业对相关制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交易所将会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推进PTA期货国际化进程。
些许不完善之处急需优化
除在郑商所品种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PTA期货市场运行的日趋成熟,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郑商所对PTA期货市场的监管趋于成熟。
“PTA期货价格完全是由市场参与各方博弈、发现而来,交易所只起到监督和服务作用,这有助于PTA期货价格运行更加透明。”王广前说,特别是今年“双十一”夜盘交易时段,包括PTA期货在内的多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均出现了冲高后快速跳水的大幅波动行情,PTA期货价格当日振幅虽达13.70%,但其套保持仓量变动不大。当日出现的大幅波动,与多头投机者主动减仓和其他中小投资者被动平仓有关,也与整个市场情绪有很大关系。
“针对当天的情况,郑商所在对违规操作事实判定清楚的基础上,对一些频繁报撤单扰乱价格波动的交易者采取了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王广前说,在郑商所的细心维护和市场各类主体积极且理性的参与下,随后几日PTA期货成交和价格波动趋于平稳。
十年来,PTA期货市场取得的重大进步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急需优化和改进。首先,和国内大部分品种一样,PTA期货的活跃合约集中于1月、5月和9月合约,其他月份合约活跃度不尽如人意,而PTA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均匀分布于各个月份,这使得企业在某些月份合约上套期保值面临巨大的基差风险,给企业套保带来极大不便。其次,虽然PTA期货市场趋于成熟,但仍难以掩饰国内PTA衍生工具种类和结构单一的事实。
“我们现在有了PTA期货,但还没有相关期权工具,这使得相关企业在管理市场风险的过程中可选择的对冲工具少,能够采取的对冲策略单一,因此推出PTA期权对于完善国内PTA衍生工具种类,丰富企业对冲策略具有重大意义。”黄李强说。
丰富聚酯产业链期货品种
熟悉聚酯产业的人都知道,PTA和MEG一同生成PET,是聚酯行业重要的原材料,因此MEG期货的上市对完善化纤产业链期货品种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PTA只是庞杂聚酯产业链中的一员,由于聚酯产业链中的PX等重要品种还没有推出期货交易,这使得聚酯产业链相关领域的企业只能通过PTA期货进行关联套保。可是,鉴于基本面的不同,很多时候PTA和MEG的价格趋同性并不理想,因此聚酯企业在套保过程中只能锁定部分成本。
今年10月中旬,中国证监会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乙二醇期货(MEG)的立项申请。这意味着MEG期货上市提上议程。
“未来MEG期货上市后,PTA期货和MEG期货将初步构建起化纤产业期货品种体系,为化纤产业企业提供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包,有助于聚酯企业等更好地锁定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瓶片企业签约中长期订单。”王广前说。
在市场人士看来,届时,PTA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将更加多样,市场流动性将更加充裕。(本系列完)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