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期货日报网(记者 邬梦雯)
4月23日,由大商所联合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期货服务实体经济齐鲁行”的第一站在海滨城市烟台拉开帷幕。来自交易所、烟台市国资委、期货公司、现货企业等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
“宏观和行业调整正在进行,2017年塑化产业仍然充满挑战。我们认为,第二季度聚烯烃还是偏空的。行业以刚需为主,成交难以放量。”金银岛信息资讯有限公司聚烯烃高级市场分析师张丽影在会上表示,后续计划产能多,实际投产概率大,扩能周期仍未结束。
“塑料方面,石化库存低位运行成常态,煤炭量减价高,压制煤制烯烃利润。加上环保政策趋严,部分市场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对需求造成不确定性。”张丽影表示。
“目前,农地膜已经结束,并未给市场注入强心剂。”张丽影表示,随着淡季来临,包装、BOPP以及编织行业开工维持下滑,在资金与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外部因素导致的需求减弱目前难以看到好转迹象。
供应资源方格局多元化、市场参与者的转化、交易方式的转化、交易逻辑的转化均是影响聚烯烃市场走势的因素。张丽影介绍道:“目前,供应资源方格局多元化,油制、煤制争霸,MTO、PDH、EDH等多资方并存。而市场参与者也由传统的现货交易双方、终端用户、中间商发展到电商、资管类公司。传统的现货交易逐渐转变为远期交易,线上交易、线下交易、基差贸易、点价交易等多元化交易模式出现。交易环节增多促使交易逻辑由传统的一买一卖到期现结合、点价模式等多方式并存。”
张丽影表示,从供应格局来看,整体行业产能不断增长,增幅来说,PP大于PE;资源方,由传统油制到煤制、甲醇制、PDH制等多方参与供应。2017年,PE生产企业共36家,PP生产企业达64家。近年来,库存对市场影响愈发明显。张丽影说:“尤其2016年,聚烯烃行业库存达近6年历史最低位,去库存力度如此空前。”
经过塑料产业链上期货品种上市后的几年发展,期货与现货走势关联性较强,期货影响转向正面。张丽影说:“在宏观形式转好下,期货与现货关联性更加紧密。期货影响转为正面。一方面期货对于现货波动传导性增强;另一方面基差结构不同,与现货结合的方式也不同。”
据介绍,从全球地域分布来看,PE产能集中性较强,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北美、中东以及西欧等地区。中东和东北亚地区在十年内产能增幅较为明显,而传统生产地区占比明显下降。PP产能分布区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东北亚地区在十年内产能增幅最明显,而北美、西欧等传统生产地区占比明显下降。张丽影认为,中东和北美具备成本和资源优势,未来供应量仍会继续扩大;亚洲、非洲以及南美属于需求潜力较大的区域,且消费基数较小,未来依然属于净进口地区。北美页岩气乙烷含量较高,丙烯产品线缺口可能会扩大,西欧相对均衡,中东作为资源集中地区,仍属于主要出口地区。亚洲、非洲以及南美属于需求潜力较大的区域,且消费基数较小,未来依然属于净进口地区。
“全球PE需求将从2015年的8810万吨/年增至2020年的1.088亿吨/年 ;2020年前中国将以年均6.9%的速度快速增长,北美需求年均增速预计2.5%,南美为1.6%,西欧为1.1%,东南亚为4.9%,非洲为4.5%,中东为4.9%。未来5年,北美将新增PE产能800万吨/年,东北亚新增产能750万吨/年。pp方面,未来5年,全球PP产能继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4%,到2020年产能将达到9070万吨 /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中东和北美,分别占到新增产能的50%、12%和12%。全球新建的PP产能主要在中国,到2020年将新增950万吨 /年,届时中国PP总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 /年。”张丽影表示。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