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期货日报网(记者 邬梦雯)
4月21日,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安泰科2017年有色金属市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始于2016年初金属市场部分品种强劲的反弹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供应端,2017-2018是对2016年反弹的总体修复性下跌。”安泰科常务副总经理伍锡军在会上表示。
“从供应端来看,2017年中国精铜产量将比2016年有所回升。中国铜冶炼产能扩张高峰已经过去,但国内对进口铜精矿的需求还将保持较快增长,因产能逐步释放及还有一些新项目投产。”安泰科资深分析师何笑辉在会上表示,铜的单边牛市还缺乏基本面、特别是需求端的支持。“中国铜消费增速难有明显提升,不过,依然会是全球铜消费的主要增长贡献者。未来的铜消费潜力仍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主要集中在配电网改造和新能源行业;中国基建—带动消费,美国基建—心理利好大于实际利好;进口趋于回归实际需求所需;各种纠纷令铜精矿市场供应存不确定性,但暂时不会传导至精铜生产。”何笑辉说。
2017年一季度,中国铜精矿产量35.2万吨,同比增约0.6%;精炼铜产量为191.8万吨,同比增约5.8%。同期,铜精矿需求量132.7万吨,同比增约7.3%;精铜消费量为244万吨,同比增约3.4%。
未来,中国铜矿产量增幅趋缓。据数据统计,2000-2016年中国铜精矿产量从593kt增至1610kt, 年均增速为6.44%。未来仍有增长空间,但年均增幅仅为3~4%,因在建大型铜矿项目较少。2017、2018年产量预计分别为1650kt和1720kt 。废杂铜回收量将保持较快增速,并有望在未来若干年后逐渐超越进口废铜量,成为废杂铜的主要供应者。
据何笑辉介绍,2016年铜冶炼行业利润大增,铜压延加工利润小幅增加,铜矿采选利润大幅减少。“2016年,国内铜精矿进口保持强势,主要因铜精矿加工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国内铜冶炼产能扩张及废杂铜供应紧张导致对铜精矿的需求较为旺盛。不过,因部分冶炼企业兑现减产承诺及国内铜精矿产量下半年恢复增长,2016年国内铜精矿供应出现较大过剩。精铜产量增速下滑,精铜消费明显好于预期。”
“尽管我国的铜矿产量(含湿法铜和铜精矿)位居世界前列,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仍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受国内铜冶炼产能持续扩张的推动,铜精矿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对进口铜原料的需求呈大幅增长趋势。”何笑辉介绍说,国内铜冶炼产能从投产到达产需要2-3年时间,因此,实际新增产能和需求量还不能简单用项目产能来叠加,安泰科预计2017年和2018年国内铜精矿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10万吨和650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0.9%和6.6%。
国内外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有望带动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长速度。但是,考虑到劳动力、环保等成本的提高,用铜终端产品出口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加之中国的精炼铜消费量基数逐年增大,因此,在有新的增长点成熟之前,中国精铜消费量增速还都难以重回两位数的增速水平。预计2017~2018年期间精铜消费的增长拉动力还将主要来自新型城镇化建设、配电网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等,商业地产行业开始面临一定压力、空调制冷行业2017年下半年可能难以为继高增长,铜消费增速整体还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速。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