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市场对于监管政策预期的变化,是4月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脉络。对4月以来监管的态度进行简要梳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银监会监管显著超预期,股市、债市双杀;监管层态度和媒体风向有所松动,市场预期监管“不会那么严”,股市、债市反弹;监管层和媒体风向再度趋严,市场预期明显恶化,股票、债券、商品三杀,可以明显看出,市场对于监管政策预期的变化,是4月以来的金融市场走势的主逻辑。
“激进去杠杆”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与经济数据回落叠加风险,或已引起监管层的关注。4月以来,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6BP,上证综指从最高3295大跌至目前的3060左右、跌幅超过7%。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走弱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不少企业取消债券发行,规模超1400亿元;4月进口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反映出国内需求不足。因此,激进的严监管政策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下跌与经济数据回调的叠加风险。监管协调可能有另一层含义:各监管部门之间加强合作,要避免监管竞赛,实现监管的有序推进,避免由于监管预期不明朗导致的市场混乱甚至引发金融系统风险。监管协调的理解可能再次出现变化,“激进去杠杆”或实现软着陆。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