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亚敏
在5月25日于上海召开的“第十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委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高杠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去杠杆成为国家战略,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去杠杆并不容易,但也最要紧。
本轮全球危机是一场债务危机,是一场杠杆率不断攀升并致使正常活动难以为继的危机。因此,“降低杠杆率”(去杠杆),是走出危机的必要条件。2007年以前,全球杠杆率的上升主要由发达经济体导致,2007年以后,全球杠杆率的上升则主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若不施以有效管理,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下一轮债务危机的主角。
“中国作为杠杆率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凶险的预计,不可不察。”李扬说。
李扬认为,去杠杆成为国家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风险,将集中体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企业困难加剧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将因此凸显。与之对应,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主要的金融风险,将集中体现为杠杆率攀升、债务负担加重和不良资产增加。
密切结合实体经济的去产能、去库存和处理僵尸企业的步伐,以处理不良资产为抓手,稳步“去杠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
据悉,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降低杠杆率。”紧随其后召开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重申了这一要求,并全面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重申了这一任务。
实际上,去杠杆并不容易。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有学者(Fisher)开始研究“债务——紧缩”问题。并且尖锐地提出:“问题不在于过度投资,甚至也不在于过度投机,而在于过度负债。”这一金玉良言,振聋发聩。
2015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特纳勋爵出版了一部探讨危机的新著,书名就叫《债务是魔鬼》。
李扬解释称,其实,债务本身并不是魔鬼,真正的魔鬼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贪婪,是那种希望不通过艰苦的努力就可一夜暴富的发财梦。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中杠杆充斥,杠杆率骤升,终至市场问题频出,实在只是投资者的“发财梦”和有关当局的“速度梦”叠加的产物。虽然各国均将去杠杆引为走出危机的必要条件,但是,8年已逝,全球的杠杆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均有所上升。
近日,国际评级公司穆迪公司将中国主权信用级别从Aa3下调一级至A1,并将经济发展由“负面”调整为“稳定”。理由主要是: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经济增速等。
“我们当然不能同意他们的看法,但其中提出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问题仍然集中于对我国杠杆率的评估上,集中于对我国去杠杆措施成效的判断上。“李扬说。
李扬认为,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值得关注。2008年以前,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内,全球金融危机后,其加杠杆趋势非常明显。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在所比较的国家中最高,其隐含的风险值得关注。在企业债务中,归诸国企者约为65%。可以认为,国企杠杆率过高,是中国债务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经济下行和投资收益率下降,不同产权的企业的反应方式存在显著区别。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