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结构矛盾促麦市优质优价 粮源质量及成本控制尤显关键

2017-07-06 10:34:58   来源:   作者:

一、国内陈小麦价格先扬后抑 新麦市场购销“量增价涨”

上半年在国内麦市结构性矛盾凸显提振下,陈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强劲,随着流通市场粮源的大量消化,面粉加工企业面临质优粮源“价高难采”困境,陈小麦品质间麦价价差扩大,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处于高位,但因其质量不佳难以有效满足用粮主体的要求;自5月下旬随着主产区“质价”优势较为明显的新小麦收获上市,面粉加工企业加大新小麦的使用力度。陈小麦市场购销呈现“量降价跌”格局,小麦拍卖成交量持续下降;相比之下,国内主产区新小麦市场收购价呈现“高开高走”格局,新小麦收购进度同比大幅加快,皖豫苏鄂相继启动托市收购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看涨心态。据统计,2017年1-6月小麦拍卖累计投放量6308.0851万吨,实际成交量706.2021万吨,平均成交率11.2%,同比增加624.5159万吨,周度成交均价2436-2522元/吨,周度最高成交量为4月11日的60.75万吨,周度最低成交量为6月27日的0.5765万吨;其中2013年产小麦成交2.3865万吨,2014年产小麦成交317.159万吨,2015年产小麦成交346.0938万吨,2016年产小麦成交34.9886万吨。5月份成为国内陈小麦市场行情走势由“强”转“弱”的分水岭,陈小麦行情走弱及新小麦市场行情高开高走使得新陈麦价价差明显缩窄,部分区域新陈麦价基本接轨;而国内新麦品质明显好转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国内强麦期价走势。截至6月3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709合约期价报收于2573元/吨;较年初的2682元/吨,下跌109元/吨,跌幅4.06%;期间最高价2813元/吨,最低价2555元/吨,期价波动幅度258元/吨。

二、结构矛盾加大高蛋白小麦升水 美麦期价走势先抑后扬

上半年国际麦价走势跌宕起伏,全球小麦供需宽松格局施压,但天气因素对小麦质量影响较大,国际小麦在供给总量充裕的背后是品质结构的失衡,这种失衡随着天气因素的发酵成为推动国际麦价自低位大幅飙升的主要推动力。不利天气影响使得各大机构纷纷下调小麦产量预期。从美国到欧洲,高温干燥天气已经对当地小麦作物造成损害。国际谷物理事会(IGC) 预测全球2017/18年度小麦产量将在7.35亿吨,较上月预估下调100万吨,亦远低于上一年度的7.54亿吨。欧盟委员会将小麦产量预估下调至1.39亿吨左右,一个月前预估为1.413亿吨。美国田纳西州的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小麦产量为7.47亿吨,较早先预测值下调460万吨,也低于上年的7.547亿吨;其中欧盟小麦产量预测数据下调500万吨。截至6月30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25.75美分/蒲式耳,较1月初的448.25美分/蒲式耳,上涨77.5美分/蒲式耳,涨幅达17.29%;期间最高价526美分/蒲式耳(6月30日),最低价430.75美分/蒲式耳(4月25日);期价走势整体分为三个阶段,自1月初444.25美分/蒲式耳上涨至2月16日的502美分/蒲式耳,涨幅13%;自2月16日的高点502美分/蒲式耳下跌至4月25日的430.75美分/蒲式耳,跌幅14.19%;自4月25日的430.75美分/蒲式耳最高攀升至6月30日的526美分/蒲式耳,涨幅达22.11%。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中国累计进口小麦数量217.5211万吨,同比增加67.61%;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110.2349万吨,从加拿大进口小麦8.7793万吨,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17.8996万吨,从美国进口小麦80.4074万吨。预计在国内新小麦质量好供给充裕加之国际麦价大幅飙升情况下,后期国内进口小麦力度或将减弱。

三、面企开工率同比下降 需求疲软成本高企挤压生存

2016年国内居民收入增速大幅下滑,2015年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2016年增速下滑至6.3%,且连续4个季度跑输同期GDP增速,收入加速下滑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导致去年下半年消费增长乏力。近年来,随着国内面粉行业产能的迅猛扩展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面粉加工企业呈现规模化及区域化,面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面粉加工需求呈现“总量增加、增量下降”态势,今年以来国内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仍在不断扩张产能。随着国内主食品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要求更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结构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037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401万吨;其中食用消费8750万吨,减少100万吨,减幅1.1%。2017年上半年国内面粉市场消费需求整体较为疲软,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同比下降,粮源成本成为影响面企经营利润及面粉产品市场行情走势的关键。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在持续经历长时间陈小麦采购成本高企及质优粮源采购难的困境后,随着主产区新小麦大量上市并逐步被加工使用,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利润情况有所好转。面粉加工企业虽开工率同比偏低,制约麸皮产量,但麸皮市场价格上行乏力主要还是需求“不给力”。据统计,截至6月底,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价差为1030-1035元/吨,较年初的970-975元/吨,扩大55-65元/吨。

四、最低价收购力度主导麦价运行空间 粮源质量及成本控制尤显关键

虽然小麦拍卖库存数量较为充裕,但因其质量较差且采购成本较高,这意味着在新小麦具有“质价”优势的情况下,其有效供给能力将明显下降。三季度国内麦市购销焦点仍是主产区新小麦收购,新小麦将成为粮源供给主渠道,在小麦饲用替代数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制粉成为小麦主要用途;在新小麦产量大于需求量的情况下,主产区小麦最低价收购力度对流通市场麦市供需格局影响较为关键。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处于需求淡季且流通市场新麦供给较为充足,这使得其短期内粮源供给有保障;但随着其自身库存粮源的消化、小麦加工需求的回升以及流通市场粮源持续大量进入库存,部分区域新麦的有效供给能力后期将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在国内陈小麦市场“质差价高”的情况下。

 
责任编辑: 张玉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