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我国纺织行业与“一带一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在新时期也给国内纺织产业带来了新机遇。9月7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2017年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预热论坛上,以“‘一带一路’与我国纺织业发展”为主题作了演讲,探讨我国纺织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收获和未来的方向。
孙淮滨介绍说,当前我国对纺织产业的定位,依然是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不可替代,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纺织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我国纺织产业在朝着创造国际化发展新优势产业的方向发力,借力“一带一路”,依靠产业链优势,追求价值链上的收获。此外,我国纺织产业还有两个新的显著特点,就是科技和时尚相融合、生活用和产业用并举。
“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一方面加入WTO后,纺织产业从中获益最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纺织产业各项经济指标都在翻倍增长。”孙淮滨表示,但在2011年后,国内纺织产业同国民经济一起进入“换挡减速”的新常态。
不过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困境后,今年以来国内纺织产业开始有一定起色,各项经济指标有所回升。“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输出国,制造能力世界顶尖,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使产能得到释放,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孙淮滨说。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在贸易方面,据孙淮滨介绍,从出口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产业出口规模124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规模为429亿美元。越南、俄罗斯、孟加拉国、阿联酋等国是我国纺织品最主要的出口国。“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畅通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纺织品贸易表现会更加出色。”
在投资方面,他表示,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去年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投资规模为26.6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达到6.4亿美元,以周边的新加坡、越南等国为主。除了周边国家,还出现了投资向非洲国家延伸的趋势。
在全球视野下,孙淮滨认为,国际竞争能力强、产能大的国内纺织产业,下一步应抓住机遇,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在此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把国际产能合作放在首位,如棉纺工业、化纤工业、服装和家纺行业。另外,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过程中,产业用纺织品有机遇可抓。其次,新疆纺织产业发展一定要打开对西出口的通道,只有对外拓展,新疆纺织产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最后,可以借“一带一路”把丝绸文化传播出去,推动丝绸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他最后表示,期待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国的纺织产业能有新的发展机会,成为我国从大国纺织向强国纺织转化的助推力量。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