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风险管理公司具有强监管和高素质的优势
引言
2013年年初,中期协颁布《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下称《试点》),期货公司以风险管理公司形式服务实体经济模式正式开闸。几年来,风险管理公司总体规模逐步壮大。在9月9日的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场外市场分论坛上,来自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嘉宾分享了各自对场外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看法。
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模式逐渐成熟
根据中期协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风险管理公司达到65家,总资产为266.10亿元,同比增长36%;净资产为115.81亿元,同比增长73%;注册资本为125.40亿元,同比增长62%。
“2013年才有20家风险管理公司,现在已经增加到66家。资产规模层面,总资产、净资产和注册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业务收入和利润也在稳定增长。”中期协李蒙娜在9月9日的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场外市场分论坛上表示。
另据李蒙娜介绍,业务层面,风险管理公司在仓单购销方面有较为明显的进展。今年上半年,购销总额达到696亿元,分别较去年和前年的同期水平抬升80.9%和66.3%,反映出公司在现货领域参与度有所提高。
“虽然盘面活跃度无法达到前年的水平,但交割额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期货交易额达到48.9亿元,较去年和前年的同期水平分别抬升50.5%和37%,反映出期现结合业务的良好进展。此外,随着豆粕期权、白糖期权的推出,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期权交易也逐渐放量。”李蒙娜说。中期协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有29家风险管理公司开展了商品场外期权业务,新增名义本金806.45亿元,同比增长1165%。
“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形成了综合型、专业型和创新型三种发展方向。其中,综合型涉及交易品种多,业务类型广泛,资本雄厚;专业型品种聚焦,以基差贸易为主;创新型业务包括场内做市业务、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华信物产总经理李辉说。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风险管理公司探索出了多个趋于成熟的业务模式,包括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基差交易、场外期权等。“可以说,国内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已经初具规模。”李辉说。
从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到基差交易、场外期权,风险管理公司一直致力于业务创新。“期货市场发展到现在,正处于第三个阶段:1.0是经纪业务,2.0是财富管理,发展到3.0,在我看来应该是工具创新的阶段,谁先掌握像场外期权、互换、远期点价等模式,并应用到现货贸易或者是结合到经营中,谁就占领了制高点。通过这些工具的运用,风险管理公司的现代服务晋升到一站式服务的境界。”华泰长城资本副总经理周博表示。
“中期协的《试点》从政策层面打开了一扇窗,让期货经营机构能够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主动参与期货衍生品市场,并深入到现货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无疑调动了期货经营机构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期货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让整个行业走向特色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李蒙娜说。
两个市场有效结合实现风险管理
在鲁证期货场外衍生品部负责人王洪刊看来,今年的大行情、场外衍生品供应商的增加以及场内期权的上市都是推动场外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坦白来讲,之前,市场各方一直担心场内期权品种的上市会对场外期权交易造成冲击。然而,事实证明,豆粕期权、白糖期权的上市,反而促进了场外市场的发展。这是因为,前期,交易所、期货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市场培训,使市场各方加深了对期权的了解。一些私募、投资机构参与场外市场,也带来了良好的流动性。”
“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其他部门的业务,例如现货部门的基差贸易、仓单服务,与场外衍生品业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永安资本总经理助理蒋寒立表示,其现货部门在进行基差贸易时,会给客户在现货合同里嵌入场外期权,比方说点价,在现货合同中的套期保值策略里放一个看跌期权,帮客户解决点价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价格风险。同时,业务团队各个部门会协同合作,满足内部自身需求。例如,当传统的期货套期保值不合适的时候,就会跟场外便利化部直接做内部的场外期权交易。此外,还会帮助风险管理公司内部设计一些特定的产品。
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的开展为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新渠道。国融基金量化总监于化海表示,无论是场外还是场内,在寻求避险工具时,都要考虑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能否达到目标、成本多少、风险如何。
“场外和场内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场内流动性较好的品种或者通过场内能够达到风险管理目标时,我们会优先选择场内的工具。而场内达不到既定目标时,我们会辅助于场外,通过两个市场的有效结合实现风险管理。”于化海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场外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场外业务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在场外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信用风险因素一直是存在的。所以,选择客户的时候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资本金、信用等。今年,我们通常选择银行、券商等机构客户作为交易对手方。同行间进行拆单可能会引发一些所谓的系统风险。另外,场外市场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法律界定,我们在场外运作过程中,实际上会面临监管的风险。”新湖瑞丰总经理陈清表示。
“尽管业务规模增长迅猛,各风险管理公司还是要尽快结合自身情况找准优势、明确定位,以实现在产业链规模化、效益化的增长。”王洪刊说。
场外市场场内化成为趋势
会上,多位嘉宾表示,未来,场外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风险管理公司参与现货业务究竟有哪些优势?“跟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相比,风险管理公司的优势就是强监管、高素质。强监管是一个特点,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公司成立初期,整个行业还处在摸索阶段,证监会、中期协对风险管理公司各方面的合规性进行的高强度监管,非常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相较于贸易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此外,风险管理公司与实体经济始终保持高度融合、高度互补的态势。”国贸启润资本副总经理崔耀章表示。
基实,随着业务的拓展和监管的改革,场外和场内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场外市场场内化成为趋势,交易所更加深度介入场外交易,通过纳入平台交易和提供集中清算服务为场外市场提供更加强大的信用担保和透明化管理,进一步拉近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的距离。”李蒙娜说。
在李辉看来,风险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四个方向:成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体功能发挥的平台;推行基差贸易,成为国内贸易升级的平台;成为国内期货创新业务的平台;成为国内公司国际化的平台。“风险管理公司要秉承最初设立时的宗旨,成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平台,具体表现在以基差交易模式推动国内贸易模式的升级,成为期货市场各种创新试点的平台,成为国内企业实现国际化风险管理的平台。”李辉说。
“从开发业务的角度看,前两年是我们主动接触客户,而今年,已经有客户主动咨询我们。我认为,市场参与群体会越来越多。同时,场内期权的推出提高了市场各方对于衍生品的认知度与关注度。未来几年,场外市场会继续保持井喷式的增速。”蒋寒立说。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