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9月8日在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期货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兴洲说,国家对农业价格问题长期关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由于临储政策的弊端,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倒逼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2016年,国家取消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明显加快。
“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改变了价格扭曲现象,市场机制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产区得到优化,也带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她表示。
不过,这也带来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加大,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市场价格有赖于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去发现。这就需要期货市场发挥功能和作用,提供化解和对冲市场风险的机制,为实体企业提供多样的避险工具。
实际上,在助力农产品价格改革中,期货市场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创新,包括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品种体系、优化交割机制、创新“保险+期货”模式等。特别是“保险+期货”这一模式,起到了“1+1>2”的效果,它将保险和期货两种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分散了农业生产者的价格风险,起到了稳定基本收益的作用。“2016年‘保险+期货’第一轮18个试点项目涵盖了13个省区的大豆、玉米、棉花和白糖等重点农产品品种。2017年试点增加到79个,在稳步扩大价格保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收入险。‘保险+期货’在服务‘三农’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不仅发挥了有效转移价格风险、稳定生产者收益的作用,还给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任兴洲说。
此外,各期货交易所也在探索服务新方式。例如,大商所探索场外期权服务;郑商所创新套保机制,支持棉纱贸易商利用期货进行“点价”贸易。同时,交易所还在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市场培训,完善一线监管。
任兴洲也提醒,推进期货机制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还有一段路要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和改善,而服务于这种改革,就需要加快期货市场创新。在她看来,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期货品种体系;完善期货市场机制;增加市场工具和手段,继续完善和创新“保险+期货”模式;提高期现价格的相关性,提升期货机制作用;完善期货价格制度;探索期限结合新模式。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