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为推动金融衍生品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营造金融衍生品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同时进一步丰富高校期货衍生品课程,日前,大商所和长江期货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联合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养计划。
在大商所支持下,长江期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签署了高校期货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唐文进、长江期货董事长谭显荣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双方通过共建“衍生金融工具”选修课程,推出特色化、品牌化的期货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
“期货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大有可为,金融衍生品学科建设大有可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大有可为。”谭显荣表示,以期货与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运用,我国期货行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空间巨大。校企联合培养高校期货人才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在专业领域的实操能力。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针对本次人才培养计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程,计2学分,主要面向金融学院二年级至四年级本科生,课程设计由期货公司与学校共同完成并执行,形式包含课程学习、论坛交流、市场考察与调研、模拟交易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而课程师资将由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与期货行业专家组成,教学过程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学生实习与就业选择相结合,兼顾基础性与扩展性,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该特色课程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对优秀学生以及通过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进行奖励,长江期货还将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随着期货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期货人才培养计划的持续推进,有利于扩大期货行业的后备人才队伍,增强行业人才基础素质,对营造金融衍生品市场良好发展生态环境将有着积极影响。”谭显荣说。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