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国家统计局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3%,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涨幅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1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去年高基数的影响。
“去年1月的春节因素,导致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在高基数影响下,今年1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连平预计,今年2月CPI同比涨幅或达到年内高点,有超过2%的可能。但总体来看,2018年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不大,物价不会成为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的目标。
一德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寇宁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纵观2017年,虽然PPI同比涨幅维持高位,但CPI同比涨幅却维持低位,PPI上行并未向CPI传导,国内通胀预期温和,“预计今年通胀预期升温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P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出现了回落。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研究员相阳认为,1月P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从环比看,油气开采、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价格涨幅均出现了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价格由升转降,煤炭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价格由降转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2月份PPI涨幅将维持回落走势。“在企业盈利继续转好的背景下,高效供给释放将重回视野,供需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预计工业品价格在当前位置仍存在一定支撑。”诸建芳分析说,受基数抬升影响,P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下滑。
在寇宁看来,短期内,由于供暖季限产及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随着3月供暖季限产的结束以及企业开工旺季的到来,届时,工业品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对于黑色系商品价格后市走势,相阳预计,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疲软,虽然黑色系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会比较大,但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
“1月份CPI、PPI运行相对平稳,市场对2018年高通胀的预期降温。”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一方面食品供给过剩,猪肉价格滞涨,食品价格大幅上行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PPI涨幅在高基数的背景下将持续回落。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