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韩乐)27日,由大商所主办的“2018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运用风险管理新工具,拥抱创新发展新时代”。塑料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我国塑料产业由大变强,不仅需要石化产业界的创新和努力,也离不开金融与市场服务的支撑与完善。
赵俊贵表示,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去年以来我国期货石油化工行业逐步走过低谷调整的经济周期,逐步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周期。2017年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创6年来最高记录,五大树脂总产量同比增长5.6%,消费量同比增长7.6%,均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今年1-4月,全行业主营收入达到了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3087.7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化学行业中化学合成材料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主营收入增速较快,达到了21%、18.2%和12.4%,总体表明我国石化行业正在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压力依然很大,创新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影响行业稳定运行的不确定性、深层次矛盾还很多。
一是,要警惕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近期原油价格上涨明显,创近年来新高,受此影响,煤炭、石化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上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就目前世界经济的增长态势及国内石化产品需求情况来看,支撑当前高价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保持石化产业上下游均衡发展、防止价格的大起大落,是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宏观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全行业的投资增长依然乏力。据了解,全行业投资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17年行业资产投资2.02万亿元,同比下降2.8%,今年1-4月在国内的投资同比增长1.7%的情况下,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下降0.3%。由于环保督查、产能过剩及搬迁多种因素,我们认为化工行业投资增长下降趋势,短期内仍难以改变。
三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目前我国石化业的主要矛盾仍是产品结构性过剩及高端化学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环保需求与落后的产业结构的矛盾。“以合成树脂为例,目前我国合成树脂产品仍然以中低端用料为主,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缺口仍然很大。2017年我国合成树脂的总体进口占比为24.7%,特别是工程塑料高端原料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合成树脂产业结构性过剩以及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明显。”赵俊贵称。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加快传统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保持规模合理的适度增长,走低价化、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着眼全球塑料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塑料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塑料市场体系和塑料价格体系。”他说。
当今,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的塑料生产消费大国,而且是世界塑料消费增长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世界塑料原料多元化、低碳化、国际化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新兴市场的格局。
在他看来,塑料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我国塑料产业由大变强,不仅需要石化产业界的创新和努力,也离不开金融与市场服务的支撑与完善。
赵俊贵称,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加强石化产业以及期货界、金融界的交流合作。深入研究塑料期货品种的上市问题,逐步完善塑料期货品种及相关产品价格价差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吸收和鼓励实体经济参与期货市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引导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衔接和拓展场外市场,共同塑造中国塑料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塑料产业体系共同努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