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韩雨芙
7月11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在上海召开了2018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格局继续东移,以中国上海为首的亚太地区成长发展态势显著。
据记者了解,2017年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依次为: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新加坡、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和北京。与前一年相比,虽位次存在微调,但总体较为稳定。 在前十强的排名中,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榜上有名,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对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的重要性。其中,作为连接全球要素市场的关键纽带,香港金融业GDP占比居全球之首,2017年港股总市值达GDP总量10倍。
至于上海,截至2017年底,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高达1428万亿元,直接融资总额7.6万亿元,占到中国直接融资总额的85%以上。不仅连任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十强的第五位,更连续第8年稳坐全球金融成长发展指数的榜首。实际上,据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在金融国际化、金融人才、金融创新、金融生态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
虽然如此,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考虑过目前上海金融行业的具体情况后表示,最为一个金融中心上海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说,2017年随着上海在进一步其完善信托、保险、票据市场,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也随之完善,进而成为了国内金融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城市。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上海的工作重心将从过去的如何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转移至如何进一步发挥其金融市场的功能。
为此他认为,未来上海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业的营商环境,在吸引金融机构来沪注册发展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对此,德勤华勇会计师事务所、华东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范里虹在对比过上海与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差距后给出了5个具体的建议:
首先,他认为上海应在推进自贸区作为试验田进行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
第二,积极探索自由港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流通性,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加快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与开放金融体系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一步推进针对金融领域的税制优化。
另外, 不仅要在国家部委和银行的指导下积极帮助外资企业在自贸区申请开展相关的业务,更要鼓励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综合交易平台,全面放开产品创新。 其次,应积极探索自由港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把握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契机,对接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物流进出等金融服务要求,进一步开放高端服务业、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相关业务。 再则,应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流通性,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包括支持外资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统筹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丰富债券市场产品。推进像沪伦通等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除了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方面加大力度外,上海还应增强其内金融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在金融可以上进一步发展,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