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弱。7月20日亚洲早盘,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是一度突破6.83一线。此后虽有所反弹,但截止北京时间7月20日16:30在岸人民币收盘,在岸人民币对兑美元在连续七日下跌的同时,更在本周累计下跌890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是受多因素影响,但鉴于7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8左右时出现阻力,且近期影响人民币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美元指数上行存在隐忧,行业人士认为,未来人民币进一步继续大幅下调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格林大华期货国债期货高级研究员王凯介绍,虽然最近两日人民币的继续大幅贬值和7月18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存在一定的关系,但造成本次人民币连续下跌的主因却是近期中美利差的逐步缩窄。与中美两国不同的货币政策预期存在一定的关系。
据南华期货北京宏观中心宏观研究员章睿哲介绍,今年以来欧美等国在较高通胀的支持下,加息预期强烈,市场不仅预期美国今年将至少加息3次,甚至还提前了对欧央行加息的时间预期。但与欧美相反,国内却因金融去杠杆等活动,客观上存在一些流动性不足的情况,虽然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已实施两次降准,但从最新社融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增长仍然疲弱,市场认为央行很可能继续宽松。
“实际上,这也意味着市场对国内经济预期存在较为负面的预期”。王凯说,鉴于经济不景气意味着投资回报率较低,资金大概率因此外流,人民币兑美元汇差自然将逐步变大。“美元走强,人民币随之走弱也就是自然的了”。
但王凯相信,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虽然前期人民币的贬值一定程度有利出口,可以对冲贸易保护的压力。但他预计,未来人民币贬值的速度将有所放缓,进一步大幅贬值压力不大,甚至官方很可能会引导汇率回归合理水平。
“实际上,上周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8左右时遇到的阻力,就证明市场情绪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人民币反弹的预期正在逐渐形成。”某位外汇分析师告诉记者。
此外,鉴于美国对多国加收关税,给其自身经济发展增添了隐忧,申万宏源固守团队在其报告中表示,美元中期易上难下。
叠加近期中国正积极推动与其他经济体加强双边贸易合作,且已与欧盟领导人已达成一系列共识,准备推动建立中欧自贸区,加之国内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中期缺乏进一步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