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于无声处听“经谋”(下)

2018-08-09 22:37:00   来源:   作者:

   “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是我们国家最规范的交易所,其前身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由国务院发文批准,可见国家对这个事情慎之又慎。”在李经谋看来,郑商所前十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新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代表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正确发展方向。

问渠哪得清如许:在规范中求发展

从1993年推出期货交易到2000年,郑商所实现了稳步、规范、健康发展,代表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正确方向。1997年,郑商所期货交易量占到全国的56%。“在中国期货市场最艰难的时刻,可以说是郑商所的期货品种让期货界渡过了难关,保留了火种。”李经谋说。

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法规建设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郑商所能够实现稳步发展,可以说与李经谋坚持“规范、自律”“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规范”等主导思想密不可分。

“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自律经济。国外是先立法,再设立期货交易所,法治观念很强。当时我国虽然还没有期货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交易规则就是交易所的‘法律’,不能违背,要按规矩办事,贪污受贿、透露消息、操纵市场等,都是不能被容忍的。”李经谋说,郑商所发展之初就大力强调规范和自律,以规范来促进发展,以发展来促进进一步规范,“当时国内很多期货交易所发生了极端事件,但郑商所安然无恙,我总结原因就是规范、自律”。

除了规范、自律,李经谋还领导郑商所完善交易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在交易规则、技术等层面进行创新,为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示范了“中国样本”。

比如,实行电子化交易。据李经谋介绍,当时国际上知名的期交所均使用传统的叫价方式,下单差错率很高,有时甚至超过20%。国内如果出现这么多差错,岂不乱套?基于当时国内法律缺位、经验不足和投资者素质等方面的考虑,郑商所实行了电子化交易。

比如,实行3日涨跌停板制度。李经谋告诉记者,境外期交所对涨跌停板时间一般不做限制,因而会出现短时价格的大幅上涨和下跌,带来极大风险。而郑商所规定,如果出现连续单边涨跌停板,3个交易日之后完全放开价格,为多空双方设置一条红线。

比如,1997年实行仓单标准化和无纸化管理。李经谋根据中国粮食期货交割的特点,通过找补升贴水将仓单标准化,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发,将有形的纸质仓单改造为电子仓单管理,适度减少了多点分库提货的现象,实现了集中就近交割,减少了交割成本,更有利于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被国际期货专家誉为“对国际期货市场做出的新贡献”。

再比如,实践现金交割(差价交割)。李经谋根据粮食商品量大价低和当时我国铁路运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出并成功实践了现金交割方式,走在期货市场的前列。

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由现货完成向期货市场的过渡后,李经谋提出了期货、现货两种机制同时运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郑州模式”。这种模式被国际期货专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期货市场的成功模式,并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我们还做了其他一些创新,比如设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这些创新实施起来可以说磕磕绊绊,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断创新,美国斯坦福大学才和郑商所达成了长期合作。郑商所目前在世界的排名稳定在前十五位,最高排进前十,一些品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郑州价格’,这是最大的收获。”

心底无私天地宽: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郑商所是我们国家最规范的交易所,其前身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由国务院发文批准,可见国家对这个事情慎之又慎。”在李经谋看来,郑商所前十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新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代表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正确发展方向。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早期,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野蛮”生长,清理整顿成为必然。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两次清理整顿。在两次清理整顿过程中,郑商所不仅安然无恙,还实现了继续发展。在李经谋看来,清理整顿非常必要。“第一波清理整顿前,官方数字显示全国有54家期货交易所,实际上据说有200多家,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一些交易所甚至搞假仓单,违规违法。经过清理整顿,期货市场乱象得到遏制,风气大大好转。”

在两次清理整顿期间,对于郑商所,李经谋有足够的信心。“期货市场存在问题不在于期货本身,而在于管理规则。我们是国务院批准的期货试点单位,我们的期货交易规则符合国际惯例,在交易所管理方面,我们的规范、自律的指导思想,也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郑商所从没出现过极端事件,但面对两次清理整顿,我们依然积极配合,需要完善的予以完善,需要改进的立即改进,各项工作一直往前发展,交易量也出现增长。追根溯源,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也是化解风险的最好办法。在清理整顿期间,我们就是通过不停的工作,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风险,维护了市场形象,促进了市场继续前进。”李经谋告诉记者,在全国的期货交易所中,郑商所第一个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从交易手续费中每年提取一定的比例设立风险基金;出台了廉政建设十条规定,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成为全国期货市场的规范文件;顶住压力,对不交易的席位进行了清理,按规则办事;还致力于将郑商所打造成所有会员单位温暖的大家庭……

在任职郑商所期间,李经谋还主导推动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期货法规——《河南省期货市场管理条例》的出台。“当时没有全国性的期货法律法规,1994年,我们推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在郑商所期货交易规则基础上,按立法要求进行扩展,所有内容进入地方法规,期货市场自此有了法律依据,应该说这也是郑商所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1994年,李经谋还创办了《期货日报》的前身——《期货导报》。“当时常清提出,期货市场是新兴市场,发展势头很快,参与的人员较多,需要一份报纸作为宣传阵地。”李经谋说,与其他期货交易所以及一些期货经纪公司协调后,由郑商所出资,筹建期货导报社。“当时的情况下,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一家企业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很不容易,大家做了不少工作。《期货导报》创刊时,我提了三条要求:一是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作为全国性报纸,不能是一家之言,不能专门服务郑商所,在排版中如果与其他交易所内容重叠,优先安排其他交易所;三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维护市场发展形象。对于他一手操持创办的期货日报,李经谋一直很看重,除了身体力行为之撰写高质量的文章,至今还珍藏着《期货日报》创刊号。

时至今日,《期货日报》一直秉承准确、全面、客观、权威的办报方针,坚守初心,与期货市场风雨同舟,见证和记录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宏大篇章。

蜡炬成灰泪始干:75岁前什么事都想干

“我绝对不会赖到必须退休的年龄再退休。”任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之初,李经谋就说过这样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步履铿锵十年路,在带着郑商所走过风雨,迎来彩虹的1999年,李经谋提出辞去郑商所的职务——第二年,他才到正式退休的年龄。

为郑商所鞍马劳顿的10年,李经谋殚精竭虑,本想退休后能够好好休整一下,但新的使命又落在他的肩上。2001年1月,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期货、现货管理体制分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与郑商所分设,专门从事粮食现货交易。李经谋受命组建新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这一干一直到了2007年。

在此期间,李经谋主持了我国粮食现货交易的创新机制——栈单交易的研究开发工作,希望打通现货和期货的界限,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他还主持编写了《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目前已经出版15卷,在国内外都有着很大影响,被认为填补了我国粮食研究的空白。作为主编,李经谋每年都要为此付出巨大努力,至少提前两三个月做功课,需要他撰写和完成的部分加起来十几万字,常常要忙到凌晨两点才睡觉。“75岁前,什么事都想干!”从不服老的李经谋,如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守望市场,辛勤耕耘。

无论是在郑商所,还是在重新组建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收藏都是李经谋割舍不下的爱好。李经谋参观过世界各地的交易所,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重视文化,重视历史。由此,他开启了一条提升郑商所文化品位的收藏之旅,设置在未来大厦的铜镜艺术馆,一度是郑商所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美国交易所的同行到郑商所来,触摸这些有上千年历史的铜镜,非常惊叹,连手都是颤抖的。”李经谋说,他不是作家,写不出这些铜镜背后的悲欢离合,但他认为,这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值得珍藏。

而在重新组建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李经谋还开办了古代粮食文化陈列馆,收藏有上千件与粮食相关的器具,包括加工的、仓储的、运输的,有些还是国家一级文物。比如一件“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文化时期的器物,有8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由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型的典型器物。此外,该陈列馆还收藏有解放区的粮票,以及粮食运输证明,非常稀有。“做这个陈列馆,是想搭建起人们认识古代粮食文化的桥梁,我们收藏的古代烤箱、古代炉子,都充满了老祖宗的智慧,经常有小学生过来参观。让大家了解中国古老的农业文化,对提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知名度也有好处。”

“该干好的一定要干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采访的最后,李经谋说,他们那代期货人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拼搏过来的,个人的荣辱得失,只是过眼烟云。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