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引入境外交易者”这一举措,掷地有声,拉开了我国期货市场迎“四海客”的大门。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原油期货上市、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只是“前哨”,未来会有更多条件成熟的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其他对外开放举措也会相继落地,我国期市国际化水平将会从多个方位提升。而这需要市场各方紧密协作、扎实准备、高效推进。
更多品种国际化正推进中
引入境外交易者不到半年时间,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的“国际范儿”已经显现。
作为期市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原油期货在上市85天后,日均成交量就超过了迪拜原油期货合约,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大老牌原油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跻身全球同类品种交易量前三。境外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大型贸易商、各类投资公司及个人投资者均有参与交易,部分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还共同签订了以原油期货价格为计价基准的现货合同。
铁矿石期货方面,自5月4日引入境外交易者以来,境外产业客户和投资机构参与积极,截至8月26日,已有包括嘉能可、摩科瑞等产业客户在内的83家境外客户开户,其中56家参与了交易。同时,34家境外经纪机构通过26家境内期货公司完成了47组委托业务备案,为更多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引入境外交易者后,铁矿石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价格波动较为合理。5月至7月,铁矿石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持仓占比42.2%,较4月份增长10个百分点。其间,铁矿石期货最高结算价、最低结算价分别为494元/吨和443.5元/吨,波动幅度11.39%,年化日均波动率同比下降,价格走势与基本面较为一致,证明了现有交易规则的成熟有效。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更多期货品种国际化正在积极准备和推进中。
今年6月,上期所20号胶期货立项申请获批,将复制原油期货相关政策,以“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为上市模式,采用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方案,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接下来,上期所将继续有序推进现有期货品种的国际化:一是推动东南亚、东亚、南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色金属原料或产品进出口定价、基础设施等工程的钢材定价参考上期所价格;二是进一步完成天然橡胶期货国际化品种——20号胶期货的上市准备工作;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铜、铝、螺纹钢等现有期货品种交易。”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说。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郑商所选定的首个国际化品种,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的整体方案已经完成并已上报证监会,有望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下一个对外开放的品种。该负责人还表示,除PTA期货,在郑商所已上市的品种中,甲醇等期货品种也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对于下一步国际化业务安排,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研究设计铁矿石交割品牌制度、做好保税交割相关业务,确保境外客户顺畅交割;同时,还将继续开展境外市场拓展、推介活动,统筹规划国际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还将对棕榈油、进口大豆等品种的国际化展开进一步研究。
以满足实体需求为根本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在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启动仪式上表示,所有条件成熟的期货品种都要国际化,都要发挥与中国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
言外之意,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要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为出发点。
“期货品种国际化应与国内实体产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说,“观察国际化呼声较高的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发现,这些品种都有很大的境内外贸易需求,在原料进口或产成品出口端都有较强的市场基础,这也是期货品种国际化的根基。比如已上市运行的原油期货和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的铁矿石期货,现货市场基础较为类似,都属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品种,具备强烈的国际化需求。”
以铁矿石为例,近年来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国内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等影响,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剧烈。境外的矿山、钢厂和贸易商等产业企业对中国高流动性的铁矿石期货具有强烈的参与和避险需求。参与了铁矿石期货国际化首日交易的国际贸易商嘉能可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铁矿石期货价格将更好地反映全球铁矿石供求变化,有助于形成国际贸易新的定价模式。未来,嘉能可将把国际化的铁矿石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平台。摩科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将积极参与中国铁矿石期货交易。
PTA也是如此。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PTA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度契合。以2017年下游聚酯长丝出口为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土耳其出口29.0万吨,占比14.2%;埃及22.1万吨,占10.8%;越南17.3万吨,占8.5%;巴基斯坦13.0万吨,占6.4%。来自土耳其、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户希望提前锁定未来半年交货的价格,国内相关企业则可以利用PTA期货锁定70%的原料成本。“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后,将为相关产品国际贸易提供更具全球代表性的定价基准,使交易更有效率。”该负责人说。
再看20号胶。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轮胎制造国、20号胶第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20号胶约327万吨,其中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量约占我国20号胶总进口量的82%,同时也约占上述国家总出口量的57%。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20号胶期货是上期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构建全球天然橡胶市场的定价体系。
上述上期所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随着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链企业“走出去”,其拥有的海外橡胶资源也在不断增长。据估计,目前我国橡胶产业链企业在海外实际控制的天然橡胶资源是国内资源量的2.5倍。在此情况下,20号胶作为相关生产企业在海外生产、使用的主要品种,其面临的价格风险敞口与经营风险与日俱增。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20号胶最高价达38205元/吨,最低价为6686元/吨,年均波幅高达53%。面对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开发20号胶期货可以为“走出去”的橡胶产业链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锁定成本、守住利润,助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迈进世界一流水平。
多层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目前境外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态度十分积极,随着原油期货首次交割和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后首次交割的完成,境外投资者会有更高的参与热情。”马文胜对期货日报记者说,要想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需要在运行细节及标准上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交易、交割规则国际化,并进一步向现货产业链的需求靠拢。
在他看来,要进一步提高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全球代表性,还需要加快推进境外交割仓库的建立。“目前国内保税交割仓库已投入运行,还需要在境外大宗商品集散地建立品种交割库,并制定合理的升贴水,进一步打通境内外现货产业链。”马文胜说。
他同时认为,拓宽境外交易者的准入范围也十分迫切。当前由于各国之间的监管差异和政策限制,一些地区、部分类型的境外投资者还无法参与中国期货市场,这些阻碍和障碍需要国内交易所进一步疏通。
“商品期货ETF是境外大型投资机构十分重要的投资标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发行面向全球的商品期货ETF产品,吸引境外大型投资机构参与到中国期货市场中来。”马文胜进一步表示。
在深化期货品种国际化方面,国内相关交易所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
据记者了解,上期能源已经完成香港地区的注册,取得了ATS资质。上期所驻新加坡办事处也已于6月6日开业,为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直接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合法便捷的渠道。“随着原油期货的稳步发展,预计境外投资者的参与数量和参与程度会逐渐提升。”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上期所还将积极探索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的可行性,扩展境外可交割资源;积极推进交易所通过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的合格中央交易对手方(QCCP)资格认证,推进境外注册及派驻机构工作;深化与境外交易所合作,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综合运用股权合作、结算价授权、产品互挂、联合投资者教育、业务开发、人才培训、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共同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平台。
“目前大商所已与26家境外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未来还将加强信息共享、高层互访、人员培训和交流,探索通过联合培训、合资、参股、合约互挂等方式与境外交易所进行深入合作。”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大商所已设立驻新加坡办事处,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成为自动化交易服务提供者,已成功注册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可以更好地服务全球交易者。接下来,大商所将逐步扩大境内外交割区域,探索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为跨国企业提供境内外集团交割服务;持续优化规则制度,推动棕榈油、大豆等品种的国家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为相关品种国际化奠定基础。
积极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
可以说,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开放的新时代。这对相关各方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对国内期货市场而言,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成交和持仓良性增长,同时还有助于定价效率提升,使价格更具全球代表性,进而提升中国价格在全球的影响力,此外,还有助于国内期交所进一步开阔视野,把市场建设得更好。”郑商所相关负责人直言,但同时在推进期货品种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内相关监管部门、交易所、市场参与者将直面境外交易者和机构,对过去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国内期市开放、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层面全面深化改革对衍生品市场提出的强大风险管理需求,与期货市场现有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手段不多、服务质量不高的矛盾;二是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单一、封闭的环境下形成的发展理念、模式及方法,与多元、开放的市场发展新形势、新格局不相适应的矛盾。这需要国内期货市场及相关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地适应开放新形势。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相关法律法规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国内相关机构在境外市场进行宣传推介时,要熟悉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在获取当地牌照许可后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引发法律风险。”上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说。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与境外交易所深化合作的过程中,上期所会积极配合探索跨境监管和执法合作。同时,上期所也会加快推进期货立法工作,完善相关配套规则和制度。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