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谭亚敏)9月9日,2018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举行,此会议由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市政府金融办和期货日报社共同承办。
据悉,去年4月19日,白糖期权顺利上市。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批准棉花期权立项。在此背景下,郑商所在2018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专门举办“期权分论坛”,共同探讨商品期权市场发展。
期货日报记者从与会人士处获悉,白糖期权上市以来,目前,已有数十余家涉糖企业利用白糖期权市场规避生产经营风险,一些“保险+期货”项目也积极利用场内期权对冲场外风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介绍,2018年以来,白糖期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白糖期权试点的成功运行,表明商品期权市场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白糖期权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在优化合约规则制度方面,郑商所采取了降低白糖期权交易成本,完善期权合约挂牌方式,延长期权到期日,上调白糖期权限仓额度,修订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引等具体措施。在市场培训和投资者教育方面,通过期权讲习所、“三业”活动及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利用期权工具。今年以来(截至2018年8月31日,下同),白糖期权日均成交3.3万手,日均持仓21.4万手,分别为去年的2倍和1.9倍。从与标的期货的对比情况来看,白糖期权单日成交最高占到期货的21%,单日持仓最高占到期货的41%;期权定价合理有效,隐含波动率位于合理运行区间;做市义务完成良好,做市能力逐步提高;法人客户成交和持仓占比分别达到61.1%和54.5%;
二是商品期权技术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效率明显提升。白糖期权上市以来,交易所端、会员端技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通过了实盘检验。2018年以来,技术系统在信息通道、系统资源、结算效率和行权效率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提升,为白糖期权市场进一步发展,以及多品种期权同时运行做好坚实的技术准备。
三是商品期权市场运作管理经验不断得到积累。上市以来,白糖期权经历了上市挂牌、交易、结算、合约到期等一系列完整的业务环节,合约规则的适用性得到全面检验,业务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运作管理经验得到积累,期权人才队伍快速茁壮成长,为商品期权市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期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若干问题和挑战:
一是投资者参与度有待拓展。截至8月底,开通白糖期权交易权限的客户数为11608个,参与白糖期权交易的客户数为4059个,同期参与白糖期货交易的客户数则高达24.2万个,期权市场投资者参与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是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与标的期货市场和境外市场相比,白糖期权成交和持仓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部分期权合约买卖价差相对较大,挂单量相对不足,不利于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的交易需求,不利于产业企业正常的套期保值,也不利于做市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市场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在目前采取的传统保证金收取方式下,资金占用量较高。另外,期货公司及投资机构的期权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尚不足以应对商品期权市场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挑战。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