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10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期货高管年会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在“全球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全球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重要功能。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紧抓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马险峰表示,近年来全球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市场交易规模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出现恢复性增长,并创历史新高。二是期货品种类别更加丰富多元。三是从交易结构看,全球期货和期权交易大致四六分,期货占60%期权占40%,商品类合约交易稳步增长,金融类合约交易量逐步恢复。四是从地区结构来看,北美、亚太和其他地区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态势。五是期货中介机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业务模式更为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六是交易所积极并购重组,创造更为高效的交易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马险峰进一步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将呈现四个方面的趋势。具体来说,一是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期货市场面对的风险管理的需求将会日益剧增。二是市场前瞻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三是对于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和规范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四是市场互联互通驱使下,跨境监管合作将日趋紧密。
马险峰同时指出,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紧抓战略机遇期,推进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汇集更多实体功能,提升经济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一是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为前提,以满足实体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品种创新,优化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研究推出更多商品期货期权,补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短板。
二是加快推动《期货法》制定,下一步应当加快期货法制定工作,为期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优化市场结构,逐步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逐步清理取消对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的限制性的措施。
四是大力发挥期货经营机构在做大做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有效力量,经过多年发展,期货经营机构作为衔接风险对冲工具,与需求方企业的重要纽带,在推动形成新的定价机制和市场模式转移风险、市场培育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增强资本实力,实现优胜劣汰,实现差异化、产业化发展。
五是努力提高我国交易所的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一流交易所经验,完善交易结算、交割等规则,建立精细高效的市场服务体系,深入探索交易所多元化业务,探索对外衍生品引入中央对手方集中清算方式,同时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严防投机资本操作市场。
六是以开放型服务体系为宗旨,加快推进国际期货市场的进程,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国期货相关机构走出去,向相关的全球化的区域布局,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对多种重要资源和金融交易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服务。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