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大豆市场看涨氛围渐渐退去,东北地区收购主体入市节奏有所放缓,虽然基层农户出售价格仍有上行迹象,但终端市场显然并不接受。从近两周销区各贸易市场报价来看,山东、河北、江浙、两广等地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各区域货源供应充裕,需求不温不火,价格也因此涨跌两难。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周山东大部分厂家报价持续下调,这显然释放了利空信号,也反映了阶段性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
送粮主体较多 储备收购调价
上周开始,中储粮轮换收购启动,国标三等大豆收购报价3700元/吨,但本周二开始部分库开始下调收购价至3660元/吨,主要因送粮主体过多,部分粮库收购量已经接近总的收购任务量。
市场传言中储粮第一批储备收购量东北地区大概为40万吨,据笔者了解,目前黑龙江大概有8个直属库或分库开库收购国标三等大豆,今年中储粮收购价格及收购量不及上年,对市场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
不过,粮库开始收购对基层农户的卖粮心态有一定影响,大多数农户有“持粮待涨”心理,认为粮库3660元/吨收购,远远高于其3300—3400元/吨的毛粮销售价格,因此,在农户惜售心态支撑下,近期黑龙江局部地区毛粮销售价格上调20—40元/吨,蛋白含量较高的商品毛粮价格上调幅度更大。笔者认为,虽然粮库收购价下调打压市场看涨氛围,但短期市场价格跟随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因粮库启动收购后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供需情况仍是主导价格的关键因素。
库存明显积压 山东报价普降
山东大豆蛋白厂报价普遍下调,博兴香驰、嘉华油脂厂在上周报价基础上又下调20元/吨,至3880元/吨,其余厂家报价也相应调整到3900—3940元/吨。
企业对东北豆收购热情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前期采购量较大,因对后市普遍持有看涨预期,10月份东北豆上市后需求主体抢收高蛋白品种,一度推高产地价格,但随着库存增加,企业存储费用也相应增多,在行情逐步回归平稳后,市场看涨气氛转淡,企业收购节奏也跟随放缓;另一方面,受中美关系缓和影响,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近期持续走低,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均呈现下滑走势,压榨利润直接影响厂家的开机以及收购原粮的进度。
安徽质量较好 东北优势削弱
本周,安徽主要产区宿州、萧县、百善等地大豆价格下调20元/吨,主要受近期成交量下降拖累,安徽主要产区后期上市的大豆质量较好,市场认可度较高,不过前期粮商存货较多,近期需要释放,库存亟待消化可能拖累价格下滑。
河南周口、永城、漯河等地大豆价格平稳运行,收购主体有所减少,优质大豆价格依旧较为坚挺,并未受到安徽豆下跌影响。安徽大豆推迟上市,且受灾严重,市场大量购买东北大豆,但从后期安徽各产区上市大豆质量看,品质并不输于上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北豆的优势。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