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发现中日益重要

2018-11-26 00:41:10   来源:   作者:

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2018年年底。由期货日报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暨第五届全球衍生品大赛再次迎来它的颁奖阶段。作为多届实盘大赛的赞助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以下简称芝商所)始终坚信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一直通过与期货日报联合开展海外交易竞赛,提高中国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认知。

合作共赢  大赛助力投资者教育

芝商所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主管柯睿慈(英文名Christopher Fix)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一直以来芝商所都十分重视市场的投教工作。实际上,芝商所很早就和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美国全国期货协会(NFA)、Institute of Financial Markets以及芝商所基金会共同合作,打造了一个名为“期货基本面”( futuresfundamentals.org)投教计划。

据介绍,这一计划面向的是整个投资行业,旨在简化和解释复杂的市场主题,为各个水平的学习者提供相关信息和课程,帮助他们理解衍生工具市场在全球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针对想要进一步提升的期货交易者,芝商所还推出了CME Institute (institute.cmegroup.com),提供了更多关于交易策略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及技巧。当然,针对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客户,芝商所还可以通过期货佣金商(FCM)合作伙伴支持终端投资者教育,并且在适当时提供定制化的培训,配合不同客户群体之需要。

据了解,芝商所的投教活动并不限于与期货交易相关的人员或企业。实际上,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芝商所还通过全球大学交易挑战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甚至我们还有一些美国的课程针对的是中小学生,旨在帮助他们理解衍生工具对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柯睿慈补充道。

“对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市场监管开放还是金融市场体制化程度来看,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他说,为此,芝商所投入大量资源,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特殊需求和兴趣,量身定制以中文编写的培训资料和课程。

“而赞助期货日报的实盘交易大赛,实际上,就是一种支持和促进中国投资者教育方式,意在提升中国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芝商所希望,通过构建和管理全球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帮助中国投资者了解在企业层面使用期货、期权产品进行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认识到芝商所全球基准产品在全球风险管理上的重要性,进而在中国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使其在之后的资本运作中会有意识地考虑到未来可能要面临的风险,并利用芝商所相关产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

“就目前来看,结果还是喜人的。”柯睿慈对记者说,这已是芝商所第五年赞助这一活动。而在赞助期间,中国市场的参与水平以及交易者对交易已挂牌衍生工具的兴趣已经在不断增加。实际上,在今年3月至9月赛事进行的过程中有800名中国国内的交易者参与了期货日报举办的全球衍生品大赛,人数比2017年增加了28%。若是从2014年外盘大赛出现开始算,其复合年增长率则高达40%。

  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境内外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芝商所发现,全球风险事件对日益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而言,实时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升级,相关人员对关于全天候交易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期货作为一个令人信服的对冲工具,近年来,其交易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亚洲市场的交易量,在亚洲交易时段表现尤为活跃。相关数据显示,参与者不仅来自亚洲地区,更多的是来自全球的参与者。

特别是近两年,重大的全球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可以提供全天候交易服务的公司,芝商所的交易量出现巨量增长,特别是其亚洲时段的交易,在全球投资者对冲风险的需求下,交易量更是出现巨量增长。

以2018年5月29日意大利的政治动荡为例,当日芝商所的全球合约交易量达到了5190万份。其中,在亚洲交易时段交易的合约有1150万份(北京、新加坡时间早上8点至晚上8点),占总交易量的22%。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英国的脱欧公投当日,柯睿慈告诉记者,当天芝商所的全球合约交易量创纪录地达到了4400万份,其中仅亚洲交易时段就贡献了1800万份的交易量,占当日芝商所全部交易量40%,远超全球日均交易量水平。

实际上,近两年不只是国际交易者对亚洲交易时段比较青睐,亚太地区本身的投资者也非常活跃。据柯睿慈介绍,2017年全年,芝商所亚太地区投资者的日均交易量为664000份合约,同比增长5%。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的季度日均交易量则达到923000份合约的历史高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2018年第三季度,亚太区季度日均交易量为726000份合约,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4%。

对此,他认为,主要还是受亚太地区经济表现的影响。在柯睿慈看来,未来中国将继续成为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据了解,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人瞩目。在2007年到2017年的短短十年期间,中国在《财富500强》的公司数量从22家增加到107家,仅次于美国,增加了近四倍。作为全世界多个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之一,中国对于许多商品而言,已从过去的价格接受者,转为价格制定者。可以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愈发举足轻重。

随着中国机构的快速扩张,其对风险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实际上,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其作为原材料消费者的主导地位,中国还接连推出了一些新的对冲工具,包括去年中国首个挂牌的商品期权以及今年年初推出的地区原油产品。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中国国内交易所正在通过扩张产品范围不断发展,积极扩大流动性资金池”。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经济未来进一步增长的潜力,至少我们芝商所是如此坚信”。柯睿慈说,为此近年来,他们大力部署交易所在中国的业务,不仅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签订指数开发和产品授权协议,进行商品指数的开发,还和中国最大的利率及外汇产品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就联合开发及创新离岸人民币和相关产品达成协议。

实际上,目前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也在尝试打造生态系统,推出新产品,让系统更加稳健,探索合作关系,从而应对不断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这一做法,对于中国衍生品交易所而言,无疑将在开发衍生工具市场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柯睿慈表示。

 全球重回高风险时代

对于目前全球的经济情况,芝商所高级经济学家艾瑞克·诺兰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当前的形势让人想起1990年代末期:科技股飙升,新兴市场货币大跌。虽然目前危机还仅限于少数几个如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外围市场,但风险并未改变,美联储若继续紧缩,这些局部危机可能蔓延到更广泛的经济体。“总的来说,可谓是一幅风雨欲来之景。”

美国股市,目前很可能已经进入了牛市晚期的阶段,未来或将面临股价走高、盈利下行的情况。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预测,艾瑞克·诺兰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一次性的刺激措施企业税减免已经实施。劳动市场趋紧和利率上调则可能导致2019年和2020年的企业利润率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下滑未必会导致股价盘整,但还是增加了股市最终修正或进入熊市的可能性。”

总的来看,他认为,目前可预见的全球风险主要有三,即中国债务水平不断膨胀、美国的预算赤字规模大幅增加以及美联储的过度紧缩政策。在他看来,今年年初中国曾宣布去杠杆计划,但目前似乎已经放弃这一做法,转而鼓励银行进一步借贷和扩大预算赤字,以抵消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战带来的影响。“短期来说,这些措施将会刺激经济活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开始放缓,这些措施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中长期的负面影响。”

至于美国,据艾瑞克·诺兰介绍,其预算赤字已从2016年GDP占比的2.2%增加到2018年GDP占比的4.5%,并且可能继续扩张。更大的预算赤字则预示着美国将加大国债的发行量,而其收益率也将有所增加。叠加减税和支出增长等虽刺激美国经济增长,鼓励美联储加息。但这些刺激措施带来的好处大多数已体现出来,目前只留下因此创造出的问题有待解决。美国经济存在极大的风险。

对此,他解释道,如果美联储继续紧缩,而政府债券继续抛售,很可能导致股市振荡,并在2020年或2021年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另外,美联储紧缩已经诱发新兴市场货币出现早期的危机。美国利率上调将对中国施加更多压力导致货币贬值。“未来全球经济风险多多。”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