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债券市场走出一轮快牛行情,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约30BP,并创下本轮牛市以来新低。这背后,谁在扮演主要推手?
资管户成最大买家
中央结算公司公布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11月末,托管于该机构的债券面值总额达543994亿元,较10月末增加约3888亿元,增长势头连续第二个月放缓。这主要源于10月以后政府债券发行放缓。
据中央结算公司披露,今年9月政府债券发行量为10732亿元,10月降至6055亿元,11月进一步降至3058亿元。过去两个月,国债、地方债尤其是地方债发行量明显下降。而作为政府债券的主要买家——银行,其债券托管量的增长也随着政府债发行放缓而放慢,11月只增加1604亿元,增加额甚至不及资管户。
数据显示,11月非法人产品(资管户)的债券托管量增加2610亿元,是当月净增持债券规模最大的一类投资者。这一数据不仅超过商业银行,也将政策性银行、保险、境外机构、券商等主要投资者远远甩在身后。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债市走出一轮快牛行情,将收益率带到了今年以来最低位置。据统计,11月市场上最活跃的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将近30BP,跌破4%整数关口,最低至3.84%,12月初以来则进一步跌破3.8%。这一过程中,资管户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
境外机构托管量小幅下降
1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出现负增长。截至11月末,境外机构托管于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总额为14243亿元,较10月末下降183亿元。
近年来,境外机构投资者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买买买”的豪气曾让市场为之侧目。今年6月,境外机构托管量增加870.85亿元,单月增持规模达创纪录水平,但此后增长势头开始放缓,7月增加582.21亿元,8月增加580.07亿元,9月增加额降至302.14亿元,10月进一步降到2.5亿元,11月出现负增长。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中外利差水平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是影响境外投资者投资意愿的一项关键因素。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贬值及中美利差收窄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
不过,研究机构认为,多种利好或促使外资恢复增持中国债券。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美债收益率回落,中美利差低位企稳;二是贸易环境出现改善迹象,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轻;三是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和方便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四是中债将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可望带来大量境外资金;五是我国市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债市仍存在赚钱效应。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同比仍增加52%。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