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东北产区的储备大豆收购支撑效应渐行渐弱,由于大部分国储粮库收购指标均已接近完成,除少数因完成指标而停收的库点外,其余国储收购活动也正在逐渐放缓,且储备收购价格持续下调显然对市场是一种向下的压力。
储备收购降价市场紧随其后
本周,国内大豆市场行情继续朝着下行方向展开,东北内蒙古、黑龙江及吉林等地大部分主要产区价格下调20元/吨,贸易商出库心理迫切,近期价格持续走软,交易商悲观入市,基层收购主体有所减少,导致各区域购销寡淡局面明显,大豆市场呈现明显的“旺季不旺”特征。
中储粮目前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收购主体,其收购价格也成为市场“风向标”。12月16日,嫩江中储粮直属库及哈尔滨直属库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从3580元/吨下调至3530元/吨。中储粮持续降价收购,对市场的利空打压明显,粮商一方面急于销售现有库存,一方面担忧价格继续下滑而不敢收购,企业也跟随粮库调降收购价。
本周初,山东嘉华蛋白加工厂收购蛋白豆报价3660元/吨,较上周下调40元/吨。今年市场缺乏支撑因素,虽然大豆产量降低,但目前是粮食上市高峰期,供应缺口暂未体现,且有2013年储备大豆及2015年轮换大豆供应市场,今年新产大豆在质量上并不占明显优势,价格也缺乏有力支撑。企业库存较大现货需求寡淡目前,黑龙江省内加工企业开机率较高,但加工原粮多是前期储备,部分加工企业库存量3万~4万吨,企业储备既有2013年拍卖的储备大豆,也有带有青豆的低价2018年大豆,黑龙江市场油用大豆及蛋白豆需求大部分被陈粮替代,基层购销寡淡局面凸显。
山东地区蛋白企业收购热情同样不高,厂家报价有所减少,仅半数厂家维持报价,部分厂家库存在4万吨以上,近期新蛋白豆在南方市场的需求也呈萎缩态势。受今年青豆比例增加影响,企业加工成品销售情况也不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厂家继续储备新豆的信心。近期偏空因素占据主导,价格缺乏底部支撑,预计仍有下降空间。
基本面主导市场行情不乐观
农户出售心态近期也有一定变化,因国家补贴大大高于上年,农户可支配资金增加,并不急切出售大豆,使得部分地区优质大豆收购不上量。在基本以供需面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国产豆价滞涨现象仍十分严重。过去两周,国产大豆需求十分低迷,东北仅部分区域高蛋白大豆有少量成交,很难对价格形成提振。
近期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不仅需要重新面对进口大豆的供给压力,还可能面临储备收购量减少的需求断档,价格走势仍然不容乐观。总的来说,在目前国内市场的供求体系下,短期弱势格局很难发生改变。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