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显能量,齐鲁大地结硕果
期货日报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十九大召开后进一步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长期以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支农、扶贫方面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将齐鲁金融的力量发展到全国各地。
2016—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强调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这已成为期货经营机构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在山东武城县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涉及保费124万余元,覆盖1.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000余户棉农。同时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现货收购“棉好卖” 保底赔付为农民
2018年9月,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的支持下,公司在山东武城县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试点规模1500吨,覆盖1.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000余户棉农。
该项目是2018年郑商所在山东省落地的唯一一个“保险+期货”试点。该项目涉及保费124万余元,鲁证期货在郑商所支持下支付100万元,其余保费由武城县政府协调支付。
据了解,项目模式在原有的棉花价格保险+期货基础上特别增加了现货收购环节,在武城县政府统筹下引入棉业公司参与项目,在保障棉农种植收益的基础上同时打开销售路径,保证农户“棉好卖”。为保障项目效果,鲁证期货子公司鲁证经贸在场外期权产品设计上下足功夫,特别设置了保底赔付机制,保障价格15763元/吨。2018年12月,保险产品进入采价期,棉花价格一路下行,保险到期后,采价期均价14495元/吨,最终产生190.2万元赔付。同时,武城县棉业企业在试点区域收购棉花现货1000余吨。参与试点项目的棉农顺利实现“快销”、“优销”,平均收益比一般市场价格高出0.63元/斤(皮棉价格),使农户真正从“保险+期货”金融支农创新模式中受益。
项目试点成典型 齐鲁样板争先锋
在太平洋财险山东分公司、鲁证期货共同努力下,试点项目顺利落地,到期效果突出,得到了政府和农户的肯定。各级政府在了解到项目情况后高度重视,德州市、县相关负责人举办多次研讨会,将以武城县棉花试点项目为典型,2019年将在德州区域内全县推广,未来将在全省加大对“保险+期货”的支持力度。
在郑商所的大力支持下,本次项目作为山东省内唯一棉花试点,紧跟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或将成为启动全市、全省棉花农业产业化升级的突破点,打造齐鲁样板。
“保险+期货”意义大 降低风险利“三农”
棉花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原材料,一直以来受到各方的关注,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具有积极地意义。
第一,对于国家战略要求而言,确保棉花种植资源安全,关键在于保证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险+期货”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农民收入,帮助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由此提升其种植积极性,最终达到稳定棉花产业发展的目的。
第二,对于“三农”发展而言,在国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浪潮下,金融机构应发挥专长助推“三农”发展。市场化定价的大趋势中,资金、资源快速流动带来机遇的同时放大了各种风险,但相对应的却是棉花种植农户薄弱的风险防控意识和匮乏的风险管理工具。“保险+期货”模式是为农业发展量身定制的价格风险管理方案,帮助农民摆脱以往“无计可施”的被动局面,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第三,对于期货行业而言,党中央对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寄予厚望,鲁证期货在交易所支持下开展的“保险+期货”项目,是以实际行动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
未来,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专长,为更多区域、更广范围的农户、合作社及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精准扶贫,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