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让卖方研究走出去 国内首个研报全球发布平台上线

2019-01-07 08:44:00   来源:   作者:

在券商研究所全面思考转型的当下,这家去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跻身前三的券商,正在做一件事:让国内卖方研究“走出去”。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广发研究所自建平台终端,打破境内与香港、美国等境外的阻隔,实现研究报告全球统一发布。近日,这一研报全球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这也是国内证券业内首个研报全球统一发布平台。

去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使用香港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暂行规定》,但仅限于将香港机构的研究服务引入内地,未涉及将内地的优质研究服务输出海外市场,且仅限于港股通标的。长期以来,我国券商的内地和海外研究服务都处于割裂状态。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沈明高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境内外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内资券商想要更好地国际化,需要借鉴外资投行的做法,与国际规则接轨。广发研究所将实行‘一个团队两个平台’,改变境内外研究团队割裂的现状,更好地整合资源。”

研报将全球统一发布

作为一家研究实力日渐强大的券商,广发证券去年上半年的分仓佣金收入已跻身行业前三,在卖方研究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高。

记者获悉,广发证券自去年以来一直在打造的研报全球统一发布平台,已于近日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来自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客户从此也能得到服务。

此前,广发卖方研究服务的主要客户是以交易A股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研究佣金主要来自于内地客户;但去年以来,来自海外的收入增长很快。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研报不仅内地的机构投资者可以使用,香港机构投资者、以及对内地市场有兴趣的海外机构投资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在研报门户系统阅读研报,我们服务的客户群体将会大大拓宽。”

去年,证监会正式发布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使用香港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按照要求,内地券商只能转发香港机构的证券研究报告,就港股通的股票提供投资分析意见,而且香港持牌代表也只能通过电话会议、券商转发邮件等方式与内地客户进行交流。

更重要的是,《暂行规定》只涉及将香港机构的研究服务引入内地,未涉及将内地的优质研究服务输出至海外市场。

据了解,广发证券在研报统一发布平台的机制下,解决了上述难题。

不过,该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满足两大前提:首先,要求至少一名署名分析师同时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分析师资格和香港证监会批复的4号牌照,可以同时在两地执业,并遵守两地的监管要求。同时,广发对港股的研究就不限于港股通标的,而是可以覆盖整个港股市场。其次,在信息隔离墙管理、利益冲突管理等方面也要满足两地的监管要求,比如在报告中披露财务权益、投行关系、做市商关系,管理限制名单和观察名单等。

“在报告发布的过程中,通过制度、流程和系统建设来实现这些内部控制,这对研报发布流程和信息系统建设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上述负责人强调。

改变研究割裂的现状

广发证券自建研报全球发布平台终端,目的是解决研报不能同步在境内外发布的问题。

“未来,研报将会全球同步发布,只要是广发证券的机构投资者都能同时接收到,至于时差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沈明高曾对记者透露,此前花旗等国际投行都能毫无障碍地做到这一点,而内资券商想要走向国际化,必须在规则和服务上与国际接轨。

据了解,过去相当长时间,内资券商在境内发布的研究报告,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并不能同步接收,而这在国际投行和境外监管机构看来简直难以理解。事实上,发布时点是否同步代表着信息的公平性,否则境外投资者也会认为卖方研究区别对待不同的投资者。

沈明高认为:“之所以存在境内外不能同时发布,关键原因是合规上的障碍,各地监管规则不同。但外资投行比如花旗,每发布一份报告全球的投资者都能看到,广发已和监管层沟通,希望内资券商都能尝试这一步,实现国际化。”

目前,国内券商在海外研究方面,以中金、中信等券商最具有代表性,但大多数券商仍是分境内、境外两个团队独立运作,处于割裂状态,仅有中金公司统一团队研究,而中信证券也尚未完全打通。

中信证券在年报中提到,2017年,其与中信里昂共向海外机构投资者提供各类英文报告1489份。据了解,其海外研究方面的主要力量还是中信里昂。

打造国际化研究团队

记者获悉,广发证券的海外研究团队还在持续壮大中,目前已重点覆盖香港市场的宏观、策略和高端制造、生物医药、TMT、大消费大健康等行业。

沈明高曾任职于国际投行,担任过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有着丰富的全球视野,他的加盟被视为广发加码海外研究、布局境外业务的一大举措。

据透露,广发证券有意打造国际化投行,正如其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树明提出的“四方面打造国际竞争力一流投行”,其中就提到“面向全球,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助推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好地将境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沈明高告诉记者:“广发证券目前打造的是‘一个团队两个平台’,改变境内外研究团队割裂的现状,借鉴国际投行的经验,不能以A股、港股,还是美股等不同的市场来区分,行业研究是可以延伸至各个市场的,打通两地研究团队能更好地整合资源。”

在谈到海外研究的困境时,沈明高进一步表示:“内资券商的海外研究团队不太稳定,人员流动频繁,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研究团队需要时间培养,不可立竿见影,需要耐心;二是券商对海外研究的定位摇摆不定,虽然很多券商保留了十几人的团队,但有时追求研究创造品牌影响力,有时又提出盈利要求。”

在他看来,研究所首先是成本中心需要投入,不能像业务部门一样要求创造利润,先把研究做扎实了才能获得投资人认可,从而带动其他业务发展。

 
责任编辑: 张玉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